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BBC和美国之音转战网络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08: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停播汉语等语种对外广播 互联网成操控国际舆论新战场

  据新华社

  最近,两家西方老牌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先后宣布,将停播汉语普通话、粤语和其他一些语种的对外广播,引起全球媒体业关注。表面看,这两家媒体是因经济危机导致的预算紧张而被迫“瘦身”,但究其实,还不如说它们是在借机“转身”,更多地利用网络和新媒体争夺话语权。

  美国之音、BBC向数字化转型

  在2012年度预算中,美国之音削减汉语普通话广播预算800万美元;BBC世界广播服务去年10月被削减预算资金16%。但是,多年来西方一直依靠其强大的媒体力量对外输出价值观,以话语权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因此,很难说这点成本就是它们考虑的关键因素。

  两家媒体停止某些语种广播的根本原因是,广播这个传播渠道已经难以触及和影响目标受众群体,传播效能日渐下降。压缩广播而强化网络与新媒体,是顺应数字化转型潮流的合理选择。美国《思想者》杂志就指出,奥巴马政府通过美国之音的调整,来显示他新的“世界宣传策略”,数字媒体是未来的方向。这两家媒体的“转身”,折射出西方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调整,体现了西方掌控国际舆论手段的新变化。

  纸质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转移

  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推出数字化战略,将影响力向网络空间转移。

  美联社本世纪初就推出了“数字美联”计划,不仅把传统的新闻产品平移到数字化平台上,还率先开发各种针对网络媒体的新产品;《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老牌大报在利用报网互动吸引年轻读者;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不仅投资创办了视频网站“呼噜网”,收购了社交网站“我的空间”,最近还新开发了专门的电子报纸“日报”……BBC和美国之音的调整,不过是数字化转型潮流中的两朵浪花而已。

  不可否认,有少数传统西方媒体未能跟上这个转型潮流而面临困境,甚至被淘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老牌时事杂志《新闻周刊》在2010年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然而,在这个大浪淘沙式的调整中,更多的西方媒体正将其资源向互联网和新媒体集中,其操控国际舆论的整体效能并未下降。

  旨在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实际上,无论是从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是从用户数量和媒体影响力角度考量,互联网和新媒体都是当前国际传播最有效的渠道。以中国为例,截至2010年4月,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

  网络和新媒体受众如此巨大,其空间自然不会为西方媒体所忽视。正如英国外相黑格不久前在接受议会质询时所解释的那样:随着媒体环境变化,广播方式也要改变,虽然取消短波广播,但通过内容更为丰富的中文网站,BBC仍可面向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传播。

  西方媒体的“转身”,绝不意味着其操控国际舆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一贯做法有所改变。互联网技术起源于西方,技术和创新优势使网络和新媒体成为西方的“优势战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多次表示,美国政府把互联网视为长期在海外推进“民主”的重要工具。目前,美国国务院正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推特”信息,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推特”账户。  简言之,西方媒体“转身”有深意。未来,在网络空间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交锋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