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国美大变局:“去黄光裕化”主角“被离去”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08: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国美电器总有戏剧性的故事发生。一直试图迈出“去黄光裕家族化”步伐的陈晓,他的腿看来拧不过黄光裕的手,尽管这只手仍在囹圄之中。

  昨晚8点多,国美电器董事会以一则公告宣布了董事会重组消息,陈晓以私人理由辞去董事局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曾是国美对手、后被国美以30多亿元高价收购的北京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成为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与非执行董事。

  国美电器副总裁孙一丁也以私人及家庭理由辞任执行董事,但留任公司行政副总裁。公告中还任命李港卫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1年3月10日起生效。

  公告称,陈晓、孙一丁与董事会的决定一致,“并无余下股东需注意的未解决事项”。

  心知肚明的调整

  这一场看上去心知肚明的人事调整,在国美电器官方那里,发言人强调,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有利于改善国美电器董事会人员与结构构成,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有利于强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贝恩一方也及时表态。“我们欢迎张大中和李港卫先生加入国美董事会,并期待着与他们一道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国美,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在邮件里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不过,国美电器官方授权的公关公司人士发来的《媒体问答纲要》,则透露着某种贬抑。谈到陈晓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纲要》表示,这是一种“理智”行为,也是国美股东的共同选择,“只可惜走得太晚了”。

  “陈晓先生在任期间,企业、股东和社会等方面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重组后的国美董事局及大股东将会尽全力挽回这些损失,并尽快恢复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纲要》说。

  本报记者期望陈晓能对此作出回应,但他一直未接听手机。他的沉默与新任主席张大中在公告中的高调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熟悉陈晓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其实陈晓早已萌生去意,他家在上海,也非常热爱家庭生活,向往平静的日子。刀光剑影,实在不是他能承受太久的。只要黄家愿意按照合适价格回购陈晓持有的国美股票,他几乎不愿意再多留些日子。他真的想休息一段了。”

  “对陈晓来说,其实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至于对国美来说是不是一场胜利,则要看它未来的业绩表现。”该人士称。

  消息人士透露,张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是杜鹃幕后力邀一个多月的结果。此前,在陈黄之争时,为阻止陈晓增发筹款吸取筹码,曾有报道称,张大中或巨资援助黄光裕夫妇,不过之后张大中出来作了否认。此前3年,张大中基本已淡出这一行业,更像个投资人,他曾从TCL、海信两家上市公司身上赚了不少钱。

  张大中能否胜任?

  发生在大股东黄光裕与国美电器董事会之间的斗争,至此算是画上一个句号。根据本报之前的报道,经历了近9个月激烈交锋,尽管去年“928”一战输了面子,但黄光裕夫妇一方基本达到所有目标:成功阻止增发;保住了1/3以上股权比例;黄燕虹、邹晓春成功进入董事会;成功换掉了陈晓。

  但国美电器可以一劳永逸了吗?著名家电业咨询人士对本报表示:“重组后,董事长与执行董事分开,董事会的力量又分散了,董事会成员结构将重新体现股权结构。”

  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原主任胡刚表示,张大中的创业经历与连锁零售行业的号召力,是目前黄光裕一方所需的。现阶段,国美需要的是一个能掌控大局的沉稳者,而不是纯粹的职业经理人。IT著名评论人士金错刀认为,家电连锁业是个基本封闭的江湖,选择张大中是黄家有限选项中最稳妥的答案。

  管理与并购专家王巍提供了另一思路。他在微博上说,张大中过去几年从事投资活动,或许能在资本市场为国美带来活力,他甚至断言之后会有新的行业整合大戏。

  但竞争对手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建国显然不这么认为。他在微博上说,根据行业经验直接判断,谁接替陈晓难以预料,但至少不应该是张大中。他没有给出理由。

  另一家熟悉张大中的竞争对手高管(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则直接表示,这是一个非理性的人事任命。理由在于,国美过去的决策习惯于人治,陈晓虽然做了一番努力,但目前结果还没显示出来。而张大中虽然创立了大中电器,属于连锁零售业老英雄,但年岁太大,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缺乏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很难帮助国美提升企业内控系统与优化管理架构。

  “而且,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年轻化,对互联网、新媒体、电子商务以及国际化的认知要求非常高。”他坦陈,张大中在北京市场曾让国美、苏宁吃了许多苦头,但是眼下,他未必能够适应新的挑战。

  重组后的新挑战

  摆在张大中面前的,确实不是一个局限在北京市场的大中电器。他面对的是一个覆盖全国市场的国美电器。这个巨头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两年的内耗,导致它与竞争对手角色发生了转换,已成一个追赶者,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查阅财报,2007年,国美上市公司门店总数726家,比苏宁多94家;2008年,国美店面859家,超过苏宁47家。2009年反转过来,国美大幅收缩至726家,苏宁则达到941 家,反而落后215家;进入2010年,前三季,苏宁大陆地区店面总数达1206家,国美仅801家,落后405家。

  大股东黄光裕将差距归罪于陈晓,说他改变了过去的发展路径。陈晓认为,公司要的是合理的结构与可持续增长,为提高持续长期的竞争力,公司商业模式必须变革。

  眼下的局面似乎正在回到过去的路径。几天前,国美副总裁李俊涛表示,2011年,国美将开展新一轮门店扩张计划,今年将新开400家,年底达到1800家。这一数据超越了国美历史上单个财年的最高开店计划。

  苏宁电器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对手可能会大举扩张,但即便规模上重新超越,也很难证明实质意义上的运营改观。该公司前几天甚至表示,如果只拿下全国规模第一,无法在京、沪、广、深等焦点城市做到第一,徒有其名。眼下,苏宁已重新在上述焦点城市布下重兵。而百思买旗下五星电器、麦德龙与富士康的联姻万得城也正在这些区域悄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