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全国人大代表访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2日 13: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周厚健:结构调整是“饭”更是“命”

  本报记者 郑国清 北京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中国企业的结构调整有着自己很深的体悟。

  周厚健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经济已走入阶段性岔口,以低成本为竞争力的模式受到很大局限,单纯依靠投资拉动不可持续,而结构调整才是唯一出路。

  海信涉足多个产业,但每个产业都处在完全竞争领域。同时,海信过早接触了国际大市场,过早在世界巨头的夹缝中碰撞和成长,对结构调整感悟至深:结构调整对企业而言,是“饭”,但更是“命”。所谓“饭”就是决定了你的生存质量,所谓“命”就是不调整企业肯定生存无望。因此,结构调整是企业远见和竞争较量的根本,不断地向着高附加值、高技术、高集约化发展。

  “海信是最早提出并构建3C融合以及集成内容提供商角色的企业,应该说我们有这个远见和预想。现在看来,3C融合的速度来得比我们预测的要晚,但速度要快的多。所以没有结构的提前布局,就有‘出局’或者被边缘化的危险。”周厚健感叹。

  周厚健介绍说,海信对结构调整不陌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海信经历过三次大的结构调整:第一次是1999年,为突出主业,海信主动砍掉了还处于盈利状态的非主营业务,明确了以电子为主的核心产业;第二次是2001年,海信意识到了单一产业、单一产品的穷途末路,因此大力投资相关产业,尤其丰富海信的3C产业结构,借助技术平台,构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第三次始于2004年,这次是以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重组为重点,调整的方向是产品向高端转移、产业梯度向纵深转移、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掌控行业和市场主动性,搭建出了海信“黄金产业结构”雏形,实现不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以抵御各种风险。

  在海信产业结构中,家电产业为人们熟知,但智能交通、光通信、多媒体等是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这一明一暗的产业分布彼此之间起到了支撑和缓冲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海信家电一直追求智能电视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在行业基本微利的背景下,获取了较大利润。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提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比如LED背光国际标准就是由海信牵头制定的,海信也一直保持着LED液晶电视国内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优势。

  海信至今已培育起光通信、液晶模组、网络电视和NGB局端播控技术平台等高端产业,其中智能交通业务正在谋求登陆A股市场。2010年,海信自主研发光通信收发模块产品中的核心器件激光组件,并实现批量生产,全面替代了进口,加强了垂直集成能力;10G PON光模块产品在全球率先商用,在北美“光纤到户”市场占有率居首位,这块产业将在海信未来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

  海信的结构调整还在继续。无线网络、人机交互、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未来新的技术和产业环境下的生存空间。周厚健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会给海信带来结构调整的机会。

  周厚健认为,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今天就过不好,明天更过不去。“根据海信的自身特点,我们的结构调整的重点将是由产业结构成熟度向产业规模成熟度转移;通过突出高端产品,把控产业高端,加强产业关联,调控集群规模,真正搭建高附加值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黄金产业结构。”周厚健还坦承,“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人才结构的调整,创新型、符合型高端人才是宝中宝。”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