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 0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聂晓飞
两会正在进行中,涌现出的不少亮点引人瞩目。比如,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闪耀两会现场,比如各种新媒体直播两会等。其中,最热门最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一定争议的,当属微博“围观”两会这一现象了。
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微博以简短精悍、简明扼要的内容以及快速经济的形式,在短时间内赢得了无数用户的支持与青睐。用户的热情也使各大门户网站之间的微博大战进行得分外激烈,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微博这种新兴的应用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微博俨然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开玩笑说,如今“你微了吗”已经代替“你吃了吗”成为人们之间新的问候语。微博传递娱乐,微博传递新闻,微博打拐救乞儿……微博大大小小的作用在人们翻飞的指尖中流淌。
而传达民意的两会,同样也赶上了这场全民微博“围观”的浪潮。事实上,在两会开始之前,微博上关于全国“两会”的话题已经热了起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忙着“织”微博,将自己准备上“两会”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发到微博上,先让网友“围观”。而两会进行过程中,代表们“织”微博的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来看几个例子,3月3日午休时,人大代表张琼点开了自己的微博。她有点不敢相信,两天前她委托记者开通的微博上已有2.6万余名粉丝,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张琼是来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全国人大代表,是该县教育局局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则干脆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微博控”。据了解,在微博上,蔡奇亲民、务实、平等的气质吸引了十多万“粉丝”关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卫生所乡村医生马文芳让儿子帮自己开通了微博,把准备的23项议案和建议与网友分享,接受网友提问。马文芳的微博很受关注,网友留言踊跃……从代表们热衷于微博问民意和网民疯狂在微博上“晒”意见的热潮中,我们不难看出,微博这种新颖的信息传递渠道,这个140字的创意空间,已经成为两会过程中政民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围观”已经成为本次两会的一大特色、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么,滤去这场微博围观热表面所有的风光与喧嚣,让我们看看,微博问政、微博围观这些形形色色的微博现象到底改变了什么?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显然,微博问政的背后,是代表们对民意的重视,也是数以万计的民众对政府决策关注与参与的热情。两会过程中全民微博的热潮,让代表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更近,沟通更方便,代表更清晰地倾听来自民众的声音,民众也更快捷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为代表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滤去了传统媒体的媒介作用,既让互动来得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又让民意的表达变得更立体。人大代表李东生表示,借助网络,代表们能够听到更广泛和更真实的民意。“微博征集能够收到网民如此热情的回复和响应出乎我的意料,也印证了我的更多想法。”而全国人大代表、法学教授王明雯成为近来网上大热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议案、建议案的领衔代表,更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微博的作用彰显无遗。
但一片赞扬声中,也不乏不一样的声音。对于微博这一新颖的问政方式,不少人表达了不同的意见:短短140字的内容是微博精炼的标志,也是微博无法充分表达意见的短板。另外,微博的火爆,是否会让人们在过度依赖这种沟通方式的同时,忽略了那些传统的、更为直接、也更为生动的表达途径?倘若真是如此,那就过犹不及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问政方式,微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两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草根民意得到了更充分表达。但无论如何,请谨记,微博只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而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民意得到充分地表达和执行,因此,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切忌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