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0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财经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 本报记者 丁莉娅 贺斌

  长期以来,国家在水利投入上,对大江大湖大水库等流域性治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作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小农水”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只有兴修农村的中小水利系统,让农村的河道沟渠畅通起来,让水走完“最后一公里”,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大旱凸显

  “小农水”薄弱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小水利作为整个水利系统的最前端,它的运营状况将直接影响江河湖泊的旱情和汛情。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维护投入不足,目前多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河道、山塘淤积现象严重,“夏涝蓄水,冬旱供水”的功能严重下降。

  去年春季中国东南地区的旱灾使农业遭受严重损失,今年北方又遭遇大旱,尽管旱情得到缓解,但也凸显了农田水利建设薄弱的现状。

  小型电灌站、塘坝、水渠等水利设施因单个投资少、规模小,被称为“小农水”。“小农水”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成为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这种情况各地普遍存在。由于水源难以引入田间地头,水库之水就成了“死水”。

  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饭,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损坏率接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左右,到达农田的末端渠系更是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

  “由于重视不够,现在农村小塘小坝於泥成灾,堵塞严重,既不能蓄水,又不能养鱼,还造成环境污染。”全国政协委员余瑞玉在调研中发现,上世纪修建的灌溉渠网多年失修,杂草纵生,有的甚至被修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人为地切断,从而在小旱大旱面前不能有效调动水源,即使水库有水也不能实施灌溉。

  分析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余瑞玉认为由于分田到户,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基层组织已很难在兴修水利方面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同时,大多数乡村在农田水利建设上难以直接使用劳动力,虽有“小农水”专项基金,但一些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拿不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只能望洋兴叹。此外,多头治水现象还没有改观。

  “小农水”

  惠及“大民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在水利建设中,“小农水”对农民帮助最大,对农业丰收真正影响最大。全国政协委员朱建军说:“小水利是惠及农民、农业的最直接的水利设施,是整个水利系统的细胞。如果说近年的水利建设整体是明显滞后,那么,其中的小水利建设则实际是停滞或倒退了。”

  朱建军建议,加大小水利投资在整个水利投资中的比例,并设立小水利投资专项,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支持“五小水利”工程的措施进行具体的量化,确保小水利建设资金不被其他水利项目挤占。同时,优先考虑投资少、见效快、惠及面广、实际效益高、维护费用低的山塘、小水利清淤与维修工程,全面提高农村防汛抗旱能力。此外,积极探索组建专业水利工程公司,添置专业施工设备,大力引进新技术,破解河道、山塘清淤难题,并将兴修水利与治水、治土相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于振文说:“过去在水利建设中,过多地把精力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忽视了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着重加强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这个做法很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水库有了,但是从水库通往农田的水渠并没有建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李钺峰分析说,重建轻管现象突出,究其原因有三点:群众管护意识差,只管用不愿管;没有管护资金;农村税改后取消了义务工和积累工“两工”后,加上外出务工群众增多,难以组织力量投工维修。因此,不少地方产生边新建边损毁的现象,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逐年减弱。对此,他建议,设立项目管护费,一是在项目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二是地方政府每年按工程资金额度的2%-3%安排工程维护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提出未来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1倍,并要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可谓迎来了春天。利好消息频传,农田水利曙光初现,但仍有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尽快消除。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化带来的旱涝灾害似乎已成常态。而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构建资金投入、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