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华泰金融:舜宇光学新旧业务有望齐升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11: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泰金融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华泰金融

  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舜宇光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8%至18.2亿元人民币;毛利达到3.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1%;纯利同比增长59%至1.38亿人民币;每股收益0.1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公司各线主营业务均有不俗增长。其中,光学零件和光学仪器增长幅度超过公司收入增长幅度,达到42%和52%,而光电产品增长亦达到32%。从2008至2010年,公司业务分布不断均衡。手持设备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从53%降至39%,数码相机相关产品从21%升至30%,其余产品收入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管理层预计随着智能手机和PAD类产品进入黄金期,此类业务的比重将增加。

  毛利率和纯利率均呈上升趋势。公司2010年毛利率近稳步上升至21.6%,相比2009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光电产品和光学仪器的毛利率分别有2009年的12.2%和33.5%上升至2010年的13.3%和37.4%。而光学零件部分的毛利率则从2009年23%下滑至2010年的22.2%。管理层解释这是由于为三星供货的天津工厂毛利率过低所致,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毛利率将会有所改善。

  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较小,高像素产品价格压力不大。公司管理层称销售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构成,劳动力成本的比重仅为15%。即使劳力比重较高的光学零件业务亦只占到23%。通过管理层测算光在学零件业务中,劳动力成本每上张10%,毛利下降仅为1.3%。因此,劳动力上涨对公司未来盈利影响较小。同时,管理层称由于3MP以上产品供货紧缺,今年价格压力将不大。

  公司客户均为国际知名厂商,NOKIA将在内年陆续下单, 成为IPHONE供应商成为定局。公司前5大客户为三星、松下、华为、中兴和尼康,占公司收入的30%以上。目前,公司已完成了SHARP和NOKIA的认证,2011年将逐步开始通过SHARP向NOKIA供货。NOKIA第一个订单已经下达,并且在接下来的3个季度中的订单将分别达到6百万颗、9百万颗和5百万颗。此外,管理层表示公司将一定能够进入IPHONE的供货范围,可能通过的渠道包括与向松下和SHARP提供产品、最终成为东芝手机模组的战略合作伙伴(东芝为IPHONE摄像模组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通过子公司韩国力量光学向LG供货(LG为IPHONE第一大供应商,并且力量光学在3倍和5倍ZOOM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负荷,2011年CAPEX将达2.5亿以上。目前,公司大部分产品产能已接近满符合。因此,公司将在2011年开始逐步扩充产能。今年1、2月公司已经分别在镜头和摄像模组方面分别投了3000万和1500万以扩充产能。管理层计划2011年公司CAPEX将达到2.5亿至3亿。其中1.5亿将用于提高手机镜头和模组的产能,1亿将用于在河南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届时将新建1百万片产能和转移现有产能至河南。同时,由于上有芯片供应吃紧,今年手机模组供应量亦很紧张。

  日本海啸影响不显著。管理层称公司大部分客户生产基地离海啸波及区域较远,目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手机供应链上一些关键零件离海啸区域较近,可能会面临其短期产量减少的状况。管理层预计,中长期日本方面可能会将订单或者工厂外移以避免再次受类似事件波及,将有可能对公司产生正面影响。

  公司未来战略。公司将通过提升客户基础、丰富产品线和加强研发投入来提高公司现有业务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已经能够量产5MP和8MP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手机摄像模组,而12MP手机摄像模组亦已完成开发。根据isuppli的预测,未来3年国内3G手持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0.6%和28.2%,公司将力争进入国际一线手持设备摄像镜头和模组供应链。而在光学仪器方面,管理层称公司开发的质谱分析设备在国内暂无竞争对手,目前已经与国家质检总局商谈合作事宜。同时,公司亦将加快新产品的推广,计划在日本市场销售车载镜头,毛利率将由现在40%多下降到35%左右。此外,公司亦期望在未来将红外线设备销量翻倍。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2010年业绩大幅上升一部分受益于于宏观经济转好,另一部分受益于手持数码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而此趋势亦将在未来2至3年内持续。同时,NOKIA的订单将在2011年对公司销售产生影响,而公司对IPHONE的供货亦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公司现有业务将享受较为确定的增长。在新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多向奔驰、BMW、奥迪等高端品牌供货,我们预计随着成本的下降此设备的普及率有望逐步提升,并最终成为汽车标配。而公司安防产品增长的刺激因素则较为不确定。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总体业绩在未来2-3年内增长较为确定,可适时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