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结构调整中转型考验企业能力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1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工人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只要适合企业,哪种招数都行。不过需要记住的是,结构调整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升级换代、低碳化以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是方向

  本报记者 杨兆敏

  表述方式或许有差异,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思想,就国家层面而言,提出来已经很久了。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但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国跨越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大国,这盘“小鲜”烹调起来还真不容易,于是,“调结构”总处于等待完成的状态。

  众所周知,“调结构”任务完成,必须通过一个个企业的改变来实现。但“改变意味着风险”,很多时候,绝大多数企业并不会主动涉险去迎合国家制定的调整经济结构目标,除非迫于强制政策。

  如今,一个比政策还让企业无法回避的变数出现了,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重压之下,企业各出妙招。有“搬迁”的,把工厂搬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相对丰富的地方;有的增加机器设备,减少工人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的则直接升级,发现蓝海,直奔高附加值产品而去。

  只要适合企业,哪种招数都行。不过需要记住的是,结构调整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升级换代、低碳化以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是方向。

  目标已经明确,恰如从A地到B地一样简单,但遇水如何搭桥、遇山如何开路,对企业是决策难题,更是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的大考验。

  对于这种变化,有政协委员提出,由“用工荒”的拐点倒逼而来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在之前政府的单方面谋划里,增添了市场的力量,两者形成合力,调整和转型的成效会更加显著。

  成天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企业最熟悉的莫过于市场的力量,而企业的兴旺衰败,也取决于对市场的理解和适应。在中国经济调结构过程中,有些企业已经成功转型,先知先觉的心得在哪里?

  如果让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沁新来回答,答案会很简单,就是“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模式转变”,目标直指“抢占新一轮新兴产业制高点”。

  中信重工地处河南洛阳,是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2003年时,企业规模只有20亿左右,曾处于连续10多个月发不出工资的窘境。现在,企业规模突破120亿,工厂变成国际化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高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成就这种丑小鸭变白天鹅传奇的,就在于建立了适应产业发现需求的企业自己的创新体系,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研发型。这几年,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8%以上,新产品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建立创新体系,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从哪里入手建立。任沁新的发现比较独到,他认为制造行业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水平低,主要表现就是工程、产品、工艺技术互相分离。从2004年开始,中信重工一直就用心谋求工程、产品和工艺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最终构建出了工程成套、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著名学者张维迎曾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有过一个定义,即一个企业拥有的“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企业还有什么可以惧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