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30年筚路蓝缕铸就中国传奇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20: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从“穷沙洲”到经济强市,从破旧的农村集镇到现代化新城,从“国家卫生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张家港人以独特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县域发展奇迹,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发展典型。

  张家港,昔日的江南小城,如今已经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面写满了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传奇。

  1995年5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张家港。参观了港口、保税区和步行街,看到了张家港的巨大成就,江泽民十分高兴,拍着原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的手说,“你这个是干出来的,说是说不出来的”。

  1991年底,刚刚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的秦振华在全市四千人大会上响亮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和发展目标,那就是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的“三超一争”。到1994年,张家港人拿到了28项全国先进,全面超越了自己设定的追赶目标。当年底,国家统计局在张家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张家港主要经济指标列江苏第一、全国第二。此后,张家港持续迸发出惊人能量,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又一个佳绩。

  是什么力量使张家港“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答案就在 “张家港精神”十六个字。“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团结拼搏是前提,负重奋进是基础,自加压力是动力,敢于争先是目标。从1978年至2007年,张家港的GDP从3.2亿元猛增到1050亿元,增长了323倍;财政收入从0.45亿元增加到194.58亿元,增长了436倍。2007年,平均每1.13天就创造了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GDP;每0.83天就创造了1978年全年的财政收入。

  张家港精神催生了“张家港速度”,形成了“张家港效应”,塑造了“张家港形象”。

  十多年来,张家港不仅“抢”到了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联合国人居奖等数十项殊荣;也“抢”来了浦项钢铁、陶氏化学、雪佛龙化工、东海粮油等一大批大型外资项目;更“抢”上了沙钢、永钢、国泰、华芳等一大批本土规模型企业。

  1992年11月18日,江苏第1个、全国第12个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这是张家港人“抢”到的又一项第一。2008年10月,在安哥拉举行的“世界人居日”庆典上,张家港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第一次参评就顺利捧杯,成为我国目前唯一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两顶桂冠的县级市。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说,张家港优质的人居环境、和谐的城市建设,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也为其它国家提供了经验。

  张家港精神不仅感召着全体张家港人,还为广大投资客商所感动。日本独资企业——辻产业重机(江苏)有限公司在开业不到一年之际,董事长辻昌宏先生就再次来到张家港,决定在原投资总额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投资,他说,“我愿做张家港的广告牌!”在辻昌宏的牵线搭桥下,吸引了180多批来自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客商前来洽谈业务。

  原张家港市委书记黄钦说,张家港精神不仅实实在在地把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尤为可贵的是,张家港精神最核心的两条,顺境中自加压力、抓住机遇、放开发展,逆境下负重奋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当前宏观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经济发展也遇到不少新困难,更要从思想上树立必胜信心,在困难面前争一争、抢一抢,就会柳暗花明,等一等、看一看就会功亏一篑。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别需要坚持和弘扬张家港精神。

  张家港精神是艰苦创业传统和勇于创新品质的凝炼升华,是科学态度与务实作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敢为人先的锐气与率先发展的历史责任相融合的时代追求,在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什么样的发展奇迹都可能发生。

  (转载2008年12月31日《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