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缺配套 难落实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22: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幸福指标推进难找切入点

  本报记者 李会报道

  在连续多年的GDP狂飙突进之后,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感成为国家考虑的重要问题。最近出炉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坚持把事关幸福的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重要的是,政府对幸福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拿出了首个具体的指标性目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指标的切实落实还缺乏综合配套政策,缺乏考核和问责机制,只有这一切全都落实,提升幸福感才不会是“浮云”。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时对于人均预期寿命作了指标性的描述。

  “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指标!只讲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不够,指标列出来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在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谈起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指标(下简称指标)时,神采飞扬。

  “我们过去谈的都是工业指标、教育指标,但是没有健康指标。”王国强拿起政府工作报告,一边指着各项指标性的表述,一边对本报记者说:“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也都是从保障的角度来设定指标的,因此,这个指标的设定很了不起,是国家很好的进步。”

  王国强透露,这个指标写入“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并不容易,是卫生主管部门在五中全会讨论时,在国务院相关会议讨论时多次极力争取的结果。

  指标虽然已经设定,但能否落实以及如何落实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中央政府GDP减速,幸福提速的执政思路跃然纸上。但是,地方的执政思路却未必如此。

  在各省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5个省份GDP预期增速达到或超过10%。地方的执政思路基本上依然是追求快速发展,而不是适当减速,提升居民幸福。

  “地方发展应该服从国家的大局。”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医院院长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地方的执政思路亟须转变。

  但是,仅仅依靠自觉转变思想推进事业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最优的办法,而现实是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仅仅是一句话的描述,落实到实践层面,切实推进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切入点。

  “要将指标纳入政府的政绩考核,促使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实施办法。”王国强认为,这也是考核政府是不是落实科学发展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各省区市可以确定不同的预期寿命指标,但一定要考虑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让政绩观从崇拜GDP转变,中央政府的执政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除了考核,王国强还提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对指标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政府清楚,什么叫人均预期寿命指标,如何体现,如何提高,内涵外延是什么。其次,把指标进一步细化。例如,人口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以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怎样降低,这都和指标实现有关系。只有细化到每一个相关指标,才能实现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