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马红漫:“药价虚低”再度掀开医药市场怪相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22: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视点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马红漫

  在主管部门努力遏制零售药价虚高之时,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也对招标采购中“药价”问题展开了热议。但与多数公众关注的高药价问题不同,部分委员表示,药价虚低比药价虚高还要更危险,因为它在造成药品长期发展不可持续、影响基本药物供应的同时,还隐藏着更大的质量安全风险。

  由于直接关乎民众身体健康,药品已超越了普通商品的属性,强行降低零售价格与统一招标采购成为行政力量干预市场价格的主要方式。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针对药品各环节定价的争议从未止息,上下游价格间“虚低”与“虚高”现象同时并存,这也充分表明了药品价格扭曲问题非常明显,其中的行业积弊亟待厘清。应当看到的是,只有提高监管部门技术实力、引入市场监督力量,才可能从根本上击破药品行业“潜规则”,让质优价廉的药物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两会期间,关于药品降价的利好消息再度扑面而来。国家发改委日前通知,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消费者负担近100亿元。这是主管部门针对“看病贵”问题再一次采取强制限价措施,而近年来类似的举措已非首次。

  而与以往药品降价反映相一致,很多公众的反馈却是并没有感觉到药价降低。其中的缘由分析早已经是汗牛充栋,即医生处方才是各类药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指挥棒”,各类降价药品因为触动了医院“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而往往会被冷处理,让“降价即死”成为其最终宿命。由此而生的结果是,每次发改委发出药品限价令后,各大医院与药店的相关品名药物便会迅速下架,病患们也因此很难感受到相关药品降价的福利。

  这也再度证明,仅仅是从终端封堵药价并非行政监管措施的全部,药价“虚低”的问题的确可能比“虚高”更加严峻。1999年9月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希望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压低药品加价空间。

  但事实表明,该招标制度却让许多制药企业陷入“不中标等死,中标是找死”的怪圈之中。囿于技术检测实力滞后,当前以医疗机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的招标方不可能对药品质量进行内在评价,取之以一些外在指标代替,其中主要核定内容就是药企是否拥有GMP认证。而在如今多数投标药企均具备这一资质的语境下,使得这一外在评判指标失去了现实指导意义,“唯低价论”才会因此应运而生。价格成为了唯一标准,导致部分企业不惜成本的展开价格战,导致药品中标价低于正常生产成本的现象屡见不鲜,是为代表委员所说的药价虚低。中标药价虚低在业内引发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更为恶劣的是,部分投标企业会向招标机构施以“公关”伎俩,将真正重视药品质量的大企业屏蔽在招标大门之外。

  当然,凭借超低成本入围者在真正中标后,实际上也不可能以倒挂的价格、严格的质量标准“自杀”式供货,直接断货或者换名提价现象随之而出现。以此而论,摒弃技术考量的药物招标模式其实干扰了行业正常发展,甚至鼓励了业内以仿制药压缩科研投入成本的行为。

  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其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5%~20%,而我国制药企业的这一比例不足1%,优秀的企业也很少超过5%。

  由此可见,在药品入市评判及零售价格取舍中,评价体制的错位才是关键因素,无论价格高低问题的出现都与此有关。只有弱化医疗机构在药品市场的强势地位,建立病患利益代言机制,药价回归理性才可能成行。

  这其中,监管部门首先当提高对药企生产成本的技术鉴定水平,并根据企业研发、原材料投入评判其投标定价的合理性,让投标价“虚低”自动销声匿迹。而在零售市场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培育医药商业保险市场。当这些保险公司与病患共同担负医疗费用之时,就产生了与后者相一致的利益诉求,进而会利用其药品专业知识与医疗机构博弈,最终打击“过度用药、选择性开药”等问题,这也是海外市场医药费用控制的成功经验之一。

  “药价虚低”问题在“两会”中被提及,其实揭开了药价扭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此,行政监管与市场开放当双管齐下,平衡药价博弈各方地位,最终让价格发现机制在医药市场中发挥绩效。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