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市场预期转向乐观 汽车板块有望震荡向上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7日 0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2月汽车销量同比正增长,显示出需求维持较旺,预计3月汽车需求仍有望平稳增长。此外,行业主流公司目前估值水平仍处市场低位,主流公司估值水平约为 2011年10~11倍PE,而后市随着汽车需求旺季到来,以及汽车需求和企业盈利数据的逐步明朗,市场将逐步改善对行业销量和盈利的预期,其中具有低估值优势的公司有望持续提升估值水平,板块有望震荡向上。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汽车市场:2月汽车销126.7万辆(同比增加4.6%,以下均用+4.6%方法表示),狭义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接近15%。尽管今年2月工作日较2010年2月少13%(减少2天),再加之优惠政策退出的影响未完全消除,2月仍实现同比接近5%的正增长,体现出终端需求维持较强,因而预计随着年后购车需求的快速恢复以及主流企业逐步补充终端库存,将有望驱动3月销量较快平稳增长,预计1季度汽车销量增速有望接近8%~10%。

  乘用车市场来看,轿车需求小幅增长,SUV(多用途车)需求持续显著提升。受低端车需求下滑影响,2月轿车需求微增(+1.7%),个性化购车需求驱动SUV销量持续提升(+50%)。长城汽车(+23%)、上海汽车(+22%)等新车型投放较快的自主品牌及上海通用(+36%)、上海大众(+32%)等中高端合资品牌表现出色。

  商用车市场来看,重卡、轻卡销量平稳增长,但受春节因素影响,大客销量下滑。在投资增速维持较高及2010年较高基数的共同影响下,2月重卡(+5.6%)和轻卡(+14.9%)销量增长平稳。北方奔驰(+238%)、江淮汽车(+133%)、福田汽车(+60%)等企业重卡销量表现出色;由于今年2月春节较早,部分大客需求在1月已经体现,2月销量有所下滑(-30%)。

  基于上述分析,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理由如下:

  1、未来3~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维持10%~15%的复合增长,显著偏低的保有率水平、快速提升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是核心驱动因素。过去 10年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预计2011年汽车销量增长10%~15%,轿车增长15%~20%。交通、能源、环保问题伴随汽车发展整个过程,难以对销量增长形成实质性制约。

  2、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启动及消费升级,将驱动汽车需求维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汽车需求增速接近10%~15%,而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将维持较高水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优势企业有望获得超过行业的增速,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利润增速将超过收入增速,预计优势公司2011年有望实现接近20%的销量增长和25%的盈利提升。

  3、行业主流公司估值水平仍处于市场低端。预计1季度汽车需求增速接近8%~10%,狭义乘用车仍有望实现接近15%的同比正增长,主流公司销量增速将有望高于行业,销量增长将促进主流公司1季度业绩持续提升,有望激励板块继续上行。

  推荐关注优势公司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低估值、业绩成长性好的优势乘用车公司,以及销量、盈利有望超预期的商用车和零部件企业,重点关注: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一汽富维、悦达投资、福耀玻璃、一汽轿车、威孚高科、星宇股份、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江铃汽车、天润曲轴、中鼎股份等。 (中信证券)

  ·观 点·

  汽车零部件企业销量将增加

  此次日本地震受灾县市是日本重要汽车工业生产基地,不少核心零部件企业处于地震受灾地区,电力、物流和零部件供应的短缺导致汽车生产无法进行,包括三大企业(丰田、日产、本田)的日本车企全面停产,复产尚无时间表,这将导致日本汽车出口全面停滞。而日本直接出口的锐减将直接利好国内具有出口业务的中国整车企业,同时,由于日本出口市场中北美和欧洲占比较高,数量超过250万辆,而地震也将直接导致该部分出口的完全停滞,这也将导致北美和欧洲的本土汽车生产企业将充分受益,而我国出口北美和欧洲进行配套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将充分受益。此外,我国零部件企业还受益于日本在华汽车部分零部件供应紧张,丰田、日产体系规模大、配套全,影响小;日产、马自达相对需要面临零部件供应的挑战,因而,短期将利好我国欧美和韩国车型攫取市场,连带利好我国相关整车企业及配套供应商短期收益增加。

  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三类机会:1、日本直接出口的锐减将直接利好国内具有出口业务的中国整车企业,建议关注江淮汽车;2、出口北美和欧洲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中鼎股份、中原内配;3、本次地震将影响日本车企对供应体系的思考,部分整车企业或将进一步加大零部件外包的深化,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外包。国内部分零部件核心企业将充分受益这一机遇,未来或将获得试配套机会,从而进入原本过分致密的日系配套体系。建议关注中鼎股份、亚太股份、万里扬等零部件企业。 (中投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