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胥会云
为期4天的“上海之春”春季房展会近日落幕,遭遇了参展商锐减和人气不足的尴尬。
德佑地产市场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上周(3月14日~3月20日)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02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上涨了11.4%,但依旧处于低位;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296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4%。
“现在成交量的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但成交价格的拐点还没有出现。”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联席执行总裁丁祖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新华社昨天发文指出,专家认为,2月楼市受新“国八条”调控政策影响较大,成交量锐减,但房价依然没有大幅下降,说明买卖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预计房价5月之前将出现拐点,即环比下跌城市将多于上涨城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称,快则3月,最可能是4月,最迟不会超过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指数将出现首次下跌,也即房价出现“拐点”。在新“国八条”和限购令等政策的调控下,投资投机性需求多数被挤出市场,而主要由刚性需求者购买的中小户型较为乐观,改善性需求集中的中大户型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认为,房价虽经“重拳”调控,仍未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宽裕的流动性推高整体市场,知名房企资金面并不紧张因而缺乏降价动力;刚性需求及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支撑市场。
今年2月起,随着限购政策在重点城市全面铺开,购买力强大的投资改善类需求受到极大抑制,观望气氛重现,短期内自住需求成为市场主力,高端住宅成交低迷。同时,开发商也受到更严格的税收、融资限制。刘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住宅成交价格在3至6个月内出现调整难以避免,但潜在购买力依然存在,未来房价出现大跌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