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经济:从治寡到治不均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亚夫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终于在去年站上了世界第二的高台。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庆贺。但与前30年相比,现在遇到了新麻烦。那就是“不均”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下一步发展将要从治“寡” 转向治“不均”。这将是一次重大转变。

  只不过,治“不均”要比治“寡”难得多。

  何以见得?先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了“十一五”成就之后,温家宝总理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他列举了十九个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等。

  温总理表示,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这么多问题,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它表明了中国政府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志与决心。而从相关数据看,在这一系列矛盾与现象后面,其实隐含了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就是“不均”的问题,其中包括财富分配的不均和发展方式的不均衡问题。

  比如,近五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049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7%。

  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到,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相对增长率上,都出现扩大趋势。另外,再看消费情况。同样据统计局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万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倍和1.1倍,年均增速分别达18.4%和16.5%。由此也可以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正在拉大。

  而这两组数据还只是非常笼统的大数,还没有反映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如果再做更细分的统计,相信数据出来,反映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情况还要严重。而如此不均,会有什么后果呢?

  很显然,分配不均,是国之大患,是社会大患,不仅影响和谐,更影响社会安定。

  问题是,现在的“不均”是怎么形成的?又怎么治呢?这还要从前30年的治“寡”说起。

  改革开放之初,治“寡”最为迫切,所以当初开始搞特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搞”一“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一下子活了起来,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搞”一“让”,也伴生了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的问题。谁先下手、谁敢下手,谁就得利。不仅如此,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既有新财富的创造,也出现了原有财富的重新瓜分。其中,有一部分人的财富获得,是以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流失和机会流失来实现的。更有甚者,还有少数人的财富来源,是以损害环境和公共利益的方式来实现的。

  当这种不公平、不和谐的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可持续了。一方面,需要对环境进行修复,对受损失者进行补偿;另一方面,从新一轮发展看,也需要有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维系正常的经济循环。也就是说,即便从培养未来消费者的角度,也需要调节社会分配,让更广大的低收入者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经济系统的再运行。

  因此,治“不均”已不只是公平的问题了,也是当前发展的棘手问题。那么,该从哪里下手呢?

  正所谓,从哪里借,就从哪里还。一方面要从财税和公共服务方面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把蛋糕做大,在发展中寻求均衡。因为治“寡”是让人富起来,而治“不均”不是让人变贫,而是要创造更多财富,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不均”的目的。

  只是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对社会管理的要求将更高,挑战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