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马若斌:公车改革需破特权利益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16: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如果没有法律支持,不能向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受到特权利益阻碍的改革能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文/马若斌

  公车改革十几年后,对公车现象的非议却愈演愈烈。

  201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说,近期将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配车的使用年限从5年一换变为8年一换,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要 “车随人走”,不再更换新车。这是国家对公车改革的再次发力。

  中国的公车究竟有多少?数据统计的口径相差极大,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公车数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车消费支出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而民间和学者统计,公车的数量在300万至350万辆,每年消费支出约为3000亿~4000亿元。国家行政学院的竹立家教授说,4000亿元还是自己在2006年提出的数据。

  即便数据透明了,公众为何仍然质疑其真实性?因为目前的公车改革现状,已与其目标背道而驰。“公车多、耗费大、增加道路拥堵,而且车的档次越来越高”,就是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焕东教授对公车改革现状的评价。竹立家估计,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加起来可能和公车消费数目差不多。

  竹立家提到,很多国家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德国的部长如果使用公车,须每月拿出一千块钱的公车使用费。旅美学者薛涌在一篇博文中感叹“州长大人长年乘坐地铁(上下班),早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他所见到的,是美国的公车服务对象不同——专门针对低收入阶层、退休和有残疾的人员。

  中国的公车改革从1994年开始,治理方案年年出新,效果却原地踏步。在2010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建议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改为公务车,并提出以预算管理实现公车总量配置,将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中。此前,广州、昆明、杭州、辽阳等城市已经开始公务用车改革。总体概括为三种模式:一种是广东一些城市实行的货币化改革模式。东莞沙田镇在1993年就取消了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第二种模式是集中管理,即没有车补,公务车交由公车服务中心管理。第三种是货币化和集中化模式相结合,保留主要官员专车,其余的由公车管理机构提供,在需要的时候申请,单位和个人要按行车公里数来付费。

  这些模式有利有弊,在公车改革的不同方向上摸索。据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杰主任介绍,各种改革模式的症结很明显。比如,货币化模式下,如何补贴?在民众看来,这有变相地提高公务员工资之嫌。此外,如果配套管理跟不上,很可能出现既发了补贴,又没有控制住公车的局面,这才是公车改革最失败的地方。

  对于这些方案,竹立家看法不同,“任何车改方案,不管是广东的,还是杭州、辽阳的,都是把特权腐败合法化。”所以他提倡以取消公车为目的的改革,而且不能通过补贴来进行。实施办法很简单,通过租赁市场、私家车、公共交通来解决政府用车。

  持同样观点的徐焕东认为这是改革方向上的转变,将政府的公车采购转变为服务采购,向市场购买用车服务,而非车辆本身。

  不过这样的改革方案仍不能消除车改以来的巨大障碍。竹立家自称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公车改革了,原因是“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而阻力就是特权利益。

  政府每年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改革进行。在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终于决定公开中央部门的“三公消费”情况,但在竹、徐两位学者看来,没有处罚制度的信息公布是没有意义的。公布的财政预算要民主化、精细化,并通过人大常委会议的严格审批,没有这些做前提,公车消费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此外,用于保障公车改革顺利进行的法律法规迟迟未见出台。在学者们看来,政府内部文件根本不能遏制公车膨胀。如果没有法律支持,不能向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受到特权利益阻碍的改革能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