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能源利益:利比亚硝烟背后的列强图谋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2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的利比亚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地中海和北非的军事战略因素外,其地下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这一地区历次战争的深层原因。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对利益的重新分割一直是战争的本质,对于利比亚战争而言,这句话是一语中的。于是,围绕着这一财富来源,那些曾经的、当代的列强们自然不肯冷眼旁观。

  自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之后,利比亚的局势是风云变幻。截至23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已遭遇了4次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截至23日修改相关数据!)

  “这次西方多国空袭利比亚的本质就是争夺石油,尤其是在日本大地震给发展核能的各国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核能的安全性之际。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这种战争,可以说是必然中的偶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沈国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说。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危机开始让全世界重新思考能源的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将继续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因为除了核能,风能、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和产业化。

  而利比亚作为全球第12大产油国在全球资源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利比亚石油产量占全球世界石油消费的1.8%,OPEC产量的6%,超过85%的石油出口欧洲,其余多为亚洲,美国只占5%。

  沈国兵表示,我们都知道,法国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和利比亚在历史上的关系,利比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法国和日本一样,是一个主要依靠核能的国家,国内的煤矿已基本关闭,利比亚是法国很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据统计,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占全国电力比例接近80%,日本核能发生危机之后,法国不得不重新思考国内的能源结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王晋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从19世纪之后,人类战争就变成了资源之战。伊拉克战争也是,石油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占有就拥有很大的定价权。”

  开战后的利比亚局势充满了变数,战争的结局到底将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但对于未来东西两半球经济的影响却是冰火两重天。

  王晋斌表示,利比亚战争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将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将给工业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现在形势通胀比较严峻的新兴国家。但战争另一方面可能将会拉动欧洲国家经济的复苏。

  自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激化之后,油价也是水涨船高。原油价格在本周一开盘之后,已上涨了约2%,4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涨至每桶103美元上方。有分析师表示,中期价格甚至可能会朝着150美元关口上涨。

  利比亚战争比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日本地震只会影响中国的上游产品,而利比亚战争将会影响中国的整个生产要素的成本价格。“这向我们这个依赖传统能源并处于产业加工链下游的制造业大国提出了挑战,我们的能源出路和产业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也是我目前最大的一个问号。”沈国兵表示。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上涨46%。5年间,中国几乎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越过了50%这一国际警戒线。

  虽然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中国并不会停止发展核能的决心,但目前中央政府对发展核能持更加审慎的态度。16日,国务院决定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此外,沈国兵强调,利比亚战争挑战了联合国的制度规则,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将会加强对联合国规则的约束,加强对联合国制度规则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