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魏黎明
512
2011-03-28
魏黎明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吗?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海啸,以及隐藏在原子核里的自然法则的威力,向我们一一列举否定的答案。
有人说,错了,大自然确实是人类的朋友,只不过是我们做错了事,惹得她生气、发火。是的,她怒了,但因此就要夺走那么多人的生命吗?这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事实上,大自然就是大自然,是她自己。我们可以是她的朋友,而她却未必就一定引为知己。她有她的一套逻辑,按她的法则行事,并不因为谁自称是她的朋友就违背自己的法则。
很多时候,我们自作多情,牵强附会而已。大自然站在我们面前,就好像一面镜子,客观冷静,照见一切,不主动也不被动。你若微笑,她也微笑;你若亮出獠牙,她自然也不甘示弱。说到底,她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守恒的定律,使她奉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哲学。我们让核子裂变,她馈赠能量,同时也附送核辐射的危机。如何趋利避害,在于我们是否足够聪明而不至于过于聪明。
然而,在我们有限的历史上,我们在这面镜子里尽情地表演着各种丑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跪着,匍匐在这面镜子前,以猪牛羊牲祈求垂怜。因而,我们成为一些神棍及其世俗代理人的奴隶,成为所谓天和天子的子民。
后来,我们站起来了,我们以为可以平视一切。然而我们的头颅却总要脱离我们身体的控制,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习惯性地高昂。一对眼睛也不失时机地往上爬,直至高于头顶。于是,我们依然无法在大自然这面镜子前看清自己。面对她,我们的头脑狂热,言必称征服、战胜。事实上,到头来屈服的往往是我们的躯干,我们成为了所谓头领的奴隶。
追古思今,科技进步、政治昌明、思想文化的发达,终归使我们站起来,与大自然更加亲近。然而,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大自然一定觉得我们极其“难养”。
夜半时分,我们是否将悄然惊醒,冷静地思考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总是这一副德行:要么前倨后恭,要么前恭后倨?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正视大自然,平等地对待她?我们不敢正视她的眼睛吗?那里边藏着怎样的一股魔力,使得我们要么低头,要么昂头,不知所谓地失去平等交往的机会?
天亮了,我们好像“清醒”过来,于是我们言必称朋友、和谐相处。好像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从她那里获得更多。而一旦大自然发怒了,对我们的贪婪施以惩罚,我们就要故作惊诧:喂,老兄,怎么了?我们可是朋友啊!
我们生于她,她孕育我们,然后我们却要跟她称兄道弟。这么做的背后,却总是摇摆不定的群体无意识,要么过分卑下地乞求,要么过分贪婪地索取。而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取得一个合适的度,根源在于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平等地对待她。我们对她念兹在兹,盖因我们总是对她予取予求。
当然了,我们当中总有一些明白人,他们真心实意地跟她交好,迁就她,爱护她。然而,这一切她并不知晓,也不领情。说到底,大自然不愿意做谁的朋友,正如她不愿意做谁的敌人一样。
她只不过是风,是雨,是阳光,同时也是地震、海啸以及核辐射。你探索她,她向你展示一份魅力;你冒进一步,妄自尊大,她必施以惩罚。她是一朵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她从来如此,不可战胜,也不被征服。
她有生命,却没有思想,不理会天人合一,也不懂得诗意栖居。如果说她一定有思想的话,那就是藏在这一切里面的“道”。道法自然的道,自然而然的道,也就是我们早就总结的,一种不可违抗的却总被我们违抗的东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