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格罗斯:信贷创造应从美国政府转向私营部门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06: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杂志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信贷创造目前仍是靠政府在撑持,私营部门未来能否顺利接手,将决定经济实质成长的前景,也是美国天文赤字及负债膨胀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

  比尔·格罗斯/文

  格罗斯家族传奇中满是古老相传的保罗·班扬(Paul Bunyan,美国人虚构的伐木巨人)式的荒诞故事,但最能彰显这个家族特质的,或许是“给服务员负数小费”这一个。

  诚然,当时我很年轻,年少气盛,但当日餐厅的服务实在慢得太不像话,而我亦正好赶时间!账单是2美元,我把钱拿出后,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这留言:“谢谢你们糟糕透的服务,小费是负数,你欠我两毛五。”

  若把故事拉回眼前的现实,要在投资方面找到提示(“tips”;译注:此词也是小费之意,作者语带双关),没有什么比2008年末的“量化宽松”更清楚的了。此词虽新,但当局的意图很明显:由政府对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代替在去杠杆过程中遭摧毁的私人信贷;压低中长期房贷或美国国库债券(下称美债)的利率,在此过程中将资金推向风险资产,最明显的是股市;公开发表以下预测,并期望好事成真:股价上扬产生财富效应,促成新私人信贷成长、职位增加及经济扩张的良性循环,治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几乎致命的经济创伤。

  如果这就是当局打的算盘,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利率处于人为的低位,股价自2008年12月宣布推行首轮量化宽松措施以来上涨近一倍,而美国经济今年估计将成长4%。 若奥斯卡评选2009年至2010年度最具刺激效果的政府政策,1.5万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应与量化宽松共享殊荣。

  但是,量化宽松政策是否真的治好了经济创伤,抑或不过是掩盖了经济不健康的征兆?债务危机有可能透过增加债务得以解决吗?量化宽松政策最终成功的可能性,看来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

  (1)初始的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在他们合著的《这次不一样》(This Time is Different)中指出,政府负债一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80%-90%,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2)该国有能力发行全球通行的货币,特别是若享有如美元目前的储备货币地位,那就更好了;(3)债权人愿意相信债务国未来能借由经济实质成长,解决目前赤字与负债过高的失衡问题。

  大多数观察家会同意PIMCO同仁的以下观点:第一轮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是在条件(1)及(2)有利的情况下提出及执行的。但难题出于条件(3)。信贷创造目前仍是靠政府在撑持,私营部门未来能否顺利接手,将决定经济实质成长的前景,也是美国天文赤字及负债膨胀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

  按当局的计划,第二轮量化宽松将于今年6月底结束,届时私营部门若无法靠自身力量撑起美国经济(也就是必须能以低利率、低信贷息差发债,创造足够降低失业率的职位,以及建立全球对美元崇高地位及稳定性的信心),量化宽松政策将是巨大的失败。

  果真如此,美国经济及其公民中的服务员休想获得15%或以上的小费。他们面对的更可能是经通胀调整后的“负数小费”。

  由于量化宽松措施已影响利率、股价以及所有风险利差,当局若停止每年注入近1.5万亿美元的资金,可能造成严重负面效应。美债目前9万亿美元的余额,多数(60%)是由外国主权投资者及美联储持有,私人投资者如债券基金、保险公司及银行仅占少数(40%)。而更惊人的是,自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开始以来,新发行的美债中近70%是由美联储买进,余下的买家则是那些老面孔(中国、日本及其他储备盈余国)。当美联储不再买进时,还有谁会买入美债呢?

  其他中央银行买家可能会继续占美债总发行量的30%,但余下的买家会是谁呢?多数会是保险公司及退休基金等。问题在于美债的收益率水平,以及市场出现重大调整时价格所受的冲击。

  相对于5%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作预估,美债收益率现时可能偏低了150点。我们如何算出这个数字呢?(1)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虽然波动不定,但通常贴近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按照这个标准,该收益率目前偏低了150点;(2)五年期美债实质利率近一个世纪的平均值为1.5%,目前则是负0.15%!(3)美联储的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在过去40年平均比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低75点,目前则比该历史水平线低了475点。

  美国及其他发达经济体若要治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经济创伤,就必须将利率维持在人为的低位相当长一段时间。但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此,美联储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将有如在伤口只好了一半就拿掉粘胶绷带,把疗程都断然切短。■

  作者为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创立人及联席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