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个人消费受限 公共消费或成内需新增点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20: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十二五”时期的地位被突出强调,但因宏观调控的影响,拉动中国消费增长的两大主引擎——住房和汽车消费呈现出疲弱的态势,近期国内的消费意愿降至新的低点。

  央行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首季度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以来新低。“消费意愿的降低,这一个简单的消息反映了人们对通胀预期、自己的收入前景以及经济发展前景的判断。由于国际局势的动荡、物价的上扬和国家调低经济发展目标等因素,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不是很乐观。”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分析,车市和楼市的不景气是近期消费意愿降低的主因。汽车和地产不仅是近年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且它们的产业链都比较长,波及面比较大,受到部分城市的限购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取消,这两大消费品的消费意愿受到了抑制。

  无论什么原因,无可置疑地,消费者意愿降低这种态势绝不是决策层所愿意看到的,这将会加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度。那么,中国新的消费增长点在哪里?国家的财税政策又将如何给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表示,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还方兴未艾,汽车和住房消费仍是“十二五”时期消费领域的主要增长力量,但其消费中心将更多地向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专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下一步的消费增长点可能并不是个人消费,而是公共消费,比如医疗,教育文化和卫生等需求。因为目前城市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普及都已差不多了,个人消费的力度和边际正在递减,但公共消费却依然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4个指标中,民生指标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5个为约束性指标,涉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专栏)在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表示,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体要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在2011年财政预算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将超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18.1%。

  魏凤春认为,要满足大家潜在的公共消费需求,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调整和增加消费补贴来增加个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要政府放开投资和行业管制,增加民营投资,从而增加政府和民间资本的供给能力。“现在政府的规划都很到位,关键是看如何落实了。”

  但林致远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一直为大家所期待,但目前有消息透露,起征点可能不会超过3000元,这可能也会让一部分民众失望。“十二五”规划国家明确表示投资要转向民生领域,但这些领域的大力发展几乎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但受困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地方政府能否勇担重任,这是一个疑问。

  对此,林致远建议,一方面要对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整,改变它们与民争利的方式;另一方面要改变目前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重新审慎与经济相关的政治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