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平方票”背后暗涌的资金势力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01: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赵晖

  “如果‘孔方兄’不去投资,放在家里的话,一定会发霉,放在银行里的话,一定会贬值。”这是记者在温州的一个饭桌上听到的一个“段子”。“机会”在这座城市变得更务实起来,就是直指投资的机会。

  这些投资者的智慧被逼到了角落,去二三线城市投资、去海外投资、炒黄金、炒煤、炒大蒜、炒“平方票”,每一次“崭新”的投资,都能让人啧啧称奇,体现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真谛。

  今年1月7日,温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在其官方网站高调公布《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标志着温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允许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城市。

  这几乎被视为缓解民资投资出口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料到,半个月后,试点“暂停”的传言却四起。有消息称,温州个人境外投资试点方案因未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而被叫停。

  和这个消息相比,另外一个消息让投资客的心情更加沉重。

  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多个城市都加入到“限购”的阵营中,这让“炒房团”能去的地方似乎越来越少,温州炒房团被认为在不断“撤退”,事实上,很多城市被圈了“红线”,他们的“活动半径”变得越来越小。

  从去年一年到现在,太太炒房团团长罗夏兰的状态已经从“忙不过来”到在慢悠悠地挑选合适的项目。

  局面变得越来越复杂,棋面变得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的2011年,谁都是第一次经历。

  更疯狂的是民间资金,因为找不到比楼市更好的投资渠道,这些资金的流通速度,一下子放慢了许多,“有朋友来借钱,现在市场上不少人开出了1角的利率,这也太吓人了吧?还有人开出了2角。”浙江宁波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全职太太,平时就负责打理些闲钱,经常把钱放给熟悉的朋友来吃点利息,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开出的利息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1角指的是“月息1角”,她们都是放给熟悉的朋友,利息先拿或者每个月按时拿,月息这么高,还是让林小姐感觉到“危险很大”。

  这块市场有多大?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0年下半年的一次民间借贷问卷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为800亿元。

  这次的调查对象包括家庭户和企业户,调查的借贷资金来源包括中介机构、小贷公司、社会个人、本企业员工等。根据温州人行的典型调查,各类中介机构普遍是高负债经营,通过各种渠道从社会上融入资金用于放债,800亿元就是当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大致规模。

  其中,被调查的6家大型企业中仅1家参与了民间借贷,而中小企业则有60%左右参与其中,小企业参与度明显更高。

  这就是金钱时代的故事,800亿元的资金甚至被认为“看低”了,多个民间机构认为,这一数据在1000亿元左右。

  同样,许多企业面临着借不到钱的危机,嘉兴的一家医药工厂在换了多家银行后,想贷的700万元还是未果,其投资顾问王先生告诉记者,银行评估风险越来越谨慎,一直都处在“排队”等放贷的状态。

  在听到“升级版限购令密集出台”的消息后,温州投资客王敏(化名)终于给自己放了个长假,他手头有一家酒店,有一家外贸公司,还有一家服装厂,多年投资的结果是,他给自己攒下了十多套别墅,在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他终于无奈地给自己按了“暂停键”。

  “限购令”的另一头是开发商,开发商也陷入了癫狂的状态。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浙江的一个出名开发商,最近长达数月的一项“投资”放在了澳门,故事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这些纷杂的线索兴许就是“平方票”之所以在存在3年后突然被热炒到极致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做什么才是做对,这个市场上所谓的高人都是在远方,在一个又一个的“段子”中。

  由于缺乏有效的实业支撑,这些民间资本如“猛龙过江”,“地指标”、“平方票”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大手笔的投资客参与进来,只是“小打小闹式”的投资而已。

  在乐清市政府决定房管部门还要加大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宣传,研究出台将“返回地”纳入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之后,投资客就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