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01: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周芳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节点时期,中国内陆地区急需一个辐射面广、要素资源集聚的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主任王海峰昨日在“绿地·2011武汉城市发展论坛”上透露,武汉、重庆、西安、成都、济南等内陆城市正在争夺内陆中心城市这一新的制高点。
他认为,纵观武汉、重庆、西安、成都、济南等“候选”内陆中心城市,重庆、西安已经有了各自的明确定位,“按照国家规划批复,西安和咸阳将组成西咸大都会;重庆是直辖市,政治优势明显”。
湖北省委财经办副主任赵凌云坦承,事实上,早在张之洞时期,武汉已经达到内陆中心城市的地位,改革开放前20年出现下滑,新世纪第一个10年开始崛起,而第二个10年的主题词正是“复兴”,即复兴武汉在历史上的中国内陆地区中心城市地位。
那么,武汉在此轮争夺赛中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我们理解的内陆中心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国内枢纽。其内涵包括了国内市场的枢纽、国家区域整合的枢纽、国家体制创新制高点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枢纽等方面。”赵凌云认为,重庆则是西部开放的枢纽,定位在区域型和区位要素支撑型中心城市;而武汉的长远定位应该是全国性、国际性和综合要素支撑型的中心城市。
“除地理优势外,武汉的要素集聚和辐射面的潜力更大一些。”王海峰补充说,比如未来可能上升为国际品牌的东风汽车、武汉钢铁。
不过,他同时指出,武汉在旅游、贸易、会展、物流以及金融等领域在中西部地区还看不出具有明显的特点;人文特点有一些但也不是特别明显。
武汉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督察协调办公室主任王继连昨日亦表示,武汉常住人口已接近1000万人,达到超级大城市标准,但武汉还不具备超级城市的部分功能和设施,并影响了武汉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
“比如,武汉还没有成为国内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不多,缺乏有影响力的会展中心,缺少设施齐全且可通往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空城及快捷的交通网络,还缺少吸引世界重要赛事进场的全天候封闭式体育场馆等。”王继连说,为了进一步提升武汉在国家层面的功能复兴,武汉加强了城市交通和过江通道建设,提出“畅通一环、加快二环、完善三环、建设四环”的建设目标,先后开工建设了二环线、二期长江大桥和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大道、机场二通道、江南快速通道、沙湖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工程。全面建设建成武汉火车站配套工程、三环线、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兴洲长江大桥,迎来城市建设高峰期。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结合北京的城市发展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武汉不能效仿北京,城市建设“摊大饼”,斥巨资建设环线,从二环、三环到六环,一圈一圈扩大,居民在城里工作,居住在郊区,但因缺少连接城郊的交通放射线而患上“城市病”,武汉在复兴阶段高速发展的同时别步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