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阳光私募进入喧嚣时代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22: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杨卓卿

  热闹,更准确地说,是太热闹。

  这是近期参加私募排排网私募论坛的感受。作为阳光私募行业的中介机构之一,私募排排网每年一度的私募论坛就是这个行业爆发式发展的缩影。

  从3月24日开始持续到26日,每天9点开会,8点半在会议地点五洲宾馆,小汽车就排起了长龙,蜂拥的人群及活跃的寒暄,他们希冀几天之内搭建起来的圈子,能在往后迅猛发酵。

  这届的私募论坛远胜以往的火爆。

  阳光私募来了,非阳光私募来了,监管层的官员也来了;银行渠道的来了,信托公司的来了,券商营业部的也来了;期货公司的来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也来了……

  他们有的是受邀出席,有的则是花费1480元去购买参会券。大量证券、期货等公司的业务员借此契机疯狂换名片,也成为这届私募论坛区别以往的特征。

  若是让该论坛的主办方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回忆,第五届私募论坛现场挤爆的情况肯定没有第一届论坛整个活动仅靠他及一名手下艰难举办起来的印象深刻。所以,即便现在,他也常感慨已在2009年去世的杨骏,在大众对私募基金还无具体概念、冷眼相对之时,只有胆识过人的杨骏等第一批从业人员才敢于力挺。

  2007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只是在一间小会议室里举办,重要人物围着会议室长方形的桌子而坐,“那个时候很多人对私募这个词都心怀忐忑,因为那年大家对私募基金还诚惶诚恐,很多私募人士都不敢出席论坛。我邀请杨骏来做投资策略研讨,他欣然接受邀请并正装出席。关键时刻杨骏捧了我的场,非常感激。”李春瑜感慨。

  私募基金的今非昔比让人刮目相看,如雨后春笋般的新面孔争相上台,而大佬们却渐行渐远。你能见到很多刚刚崭露头角的私募新星,却发现声名远播的老牌人物行踪难觅。比如,你可以找到常士杉,却找不到赵军;你可以找到余定桓,却找不到李华轮;你可以找到李鹏,却找不到吕俊……

  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国内阳光私募的过度曝光,与国外对冲基金的生存状态是截然相反的,“这应该称作是阳光私募的中国特色吧。”业内甚至这样戏谑。

  我们在感慨阳光私募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却忘了体会这其中些许的变味。国内的阳光私募某些时候俨然有了公募基金的特质,频频出席公开会议活动;在各种场合大谈策略大势,甚至仓位个股;接受各类采访,甚至敢打出产品广告……

  这些在国外的资本市场,简直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