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行业“准生证”推动乳企格局洗牌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2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记者 宋博 北京报道

  “乳制品行业许可证重审工作”落下帷幕,将要引发的行业洗牌开始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4月对于全国乳业来说是重要的开始。国家质检总局4月2日通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只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近半数企业未通过审核。

  “1176家是已申报的,另外还有大约两三百家企业是自己主动放弃申报。”乳业专家王丁棉说,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检测设备费用,许多中小型乳制品企业被迫选择主动放弃。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日前表示,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

  行业洗牌将开始?

  历时近4个月的乳业整顿限期已过,但结果并不容人乐观。浙江原有的35家乳制品企业中,19家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11家浙江乳制品企业由于新的转入条件提高而主动放弃申请,5家企业重新审核后,由于厂房布局和生产设施达不到要求被撤销生产许可证;截至3月31日,山东省原有的86家乳品生产企业中,拿到“准生证”的企业仅有44家,其他42家企业已被要求停止生产,等待企业通过重新审核后才能继续生产乳制品……各地质检部门近日来纷纷公布审核情况,有的地区乳企淘汰率达到一半。

  “经过此轮乳业整顿工作,国内将面临大洗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

  在国内部分乳企被淘汰出局的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的市场份额将得到释放。在宋亮看来,经历“换证”后,企业的并购事件将增多,销售市场的格局也将进一步集中,不少企业将借此整合地区奶业资源。

  几大乳业巨头也以行动证明了加快版图整合的野心。据了解,蒙牛投资2.4亿元的清远工厂日前正式竣工,并有望再增资6.6亿元;光明发布的年度计划,将今年的营收目标定为110亿元。

  事实上,单靠此次整顿,不能彻底解决乳品生产背后存在的顽疾。宋亮认为,短期来看,整顿工作可能将造成地区奶业资源阶段性供求矛盾突出,引起部分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乳品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此次洗牌后,一大批企业被淘汰,这些企业的去向、设备如何处理等都有待解决。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应该制定审核清理后对淘汰企业的经济补偿等援助政策。“未通过审核的乳企只有退市或者转产,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实现转型、转产。”宋亮则担忧,经历洗牌后,一些企业将走到幕后,可能变成非法乳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加乳品的安全隐患。

  高昂检测费逼退小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一套小型检测设备,少则200万元,多则600万元,大型检测设备更是上千万元。我们也考虑过通过贷款购买设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一是信贷紧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即使能贷到款,企业也要背负巨大的信贷压力。”

  而即使有能力购买这套检测设备,每天1200~1500元的检测成本,也会给小型乳企增加经营压力。

  虽然此次未通过重审的企业数量达到近一半,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部分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0%,部分产品甚至不到10%,因此对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影响并不大。据了解,目前国内前5名乳制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清扫”让众多中小企业直接退出市场或者是转行。王丁棉表示,业内普遍预期此次产业整顿,将会让出全国乳制品市场20%左右的份额。不过小企业空出来的这些市场空间目前是否能被及时弥补,王丁棉表示可能会出现市场真空期。“以广东为例,英德一个自己养牛自己加工生产的巴士奶小企业因为不愿负债购买设备而放弃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如果常温奶企业要占领这个市场空间,当地消费者是接受常温奶还是干脆放弃饮用牛奶仍是未知之数。”

  即便如此,王丁棉认为这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大部分会被乳业巨头所占据。“此前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六成,占领了这些退出的中小企业留下的市场空间后,其市场份额估计会超过70%。”王丁棉表示。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通过重审的企业,另外由于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很多中小型企业需要在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投入,生产不达标的还需在产能扩建以及环保指标等方面作调整,最少二三百万元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业内此前普遍担心会将成本转嫁倒消费者身上,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乳制品再度涨价。

  “企业在买设备、环境改善等的投入要在短期内将其体现在价格上,可能性小,但任何厂家因为硬件、软件、新品研发等的投入最终仍会嫁接到消费者身上。”王丁棉认为短期内涨价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企业会采取一些温和的方式转化这些成本。“企业不会针对全线产品涨价,但是却可以通过推出新品,走高端路线将成本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