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坐失七年之限 中医药将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23: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4月1日开始,我国中药可能会彻底失去欧盟市场。

  2004年3月起,欧盟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令》,给以食品、保健品甚至农副土特产品名义进口的所有草药设立一个“七年之限”,想继续留在欧盟市场的企业必须在2011年3月31日前达到注册标准。

  截至2011年3月31日,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完成注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中医药可能面临在欧盟市场退市的风险。白白将这个年销售额上百亿欧元,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拱手让人。

  医信横通总经理马宝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不注册是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过低,不值得。而且是当期投入和很长一个时间段内的产出预期,这个时间段可能是十年八年。

  同仁堂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郭桂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申请注册的费用太高了,仅请中介曝光品种的费用就高达27万欧元。

  申请费用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难以达到申请标准。“欧盟要求出口到欧盟的中药,需要提供在国内使用30年以及在欧盟使用15年的证明,但是目前即使是同仁堂这样的医药老字号都无法拿出相关的证明。”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7年的过渡期里没有一家企业能完成在欧盟注册,可以说是个悲剧。按照欧盟的规定,4月1日以后将恢复正常的注册程序,意味着一款中药的注册成本将从1000万元激增至10亿元。这对于中药企业来说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说,中医药在欧盟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而且欧盟也不能阻止在一些非法渠道进行的中药交易。但至少那件合法的“外衣”没有了,也为进一步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

  “也许有人认为,现在中成药在欧盟的年销售额也就一两千万美元,就算不出口也无所谓。但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与原料药相比,只有中成药最能体现中药的制造水平,也最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如果中成药在欧盟变成黑户,那将是中药出口的一大倒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激动地对媒体表示。

  在企业无解的情况下,国家或者协会应该把这个重任担在肩上。同仁堂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郭桂芹表示,国家应该委托商会或者协会把注册的东西担起来。国家可以把企业准备的认证费用交给协(商)会,由它们来负责产品注册。

  国家还应该加大中医药文化的海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获得西方人的理解和认同。“由于文化差异,我国中药很难得到西方人的理解和认同,设置的技术壁垒很多。绝大多数中药只能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能以药品形式出口的只有复方丹参滴丸一种,出口地也只有美国一家。”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理事长王卫权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卫权表示,我国中药宣传和出口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初期,可以把重点放在与西方医药文化理念相近的品种上。例如,单方提取的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以及复方丹参滴丸等。重点的人群可以选择当地的华人,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中药。

  马宝琳也表示,中药是否会真的从欧盟退市,要看当地欧洲人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或者说是忠诚人数的多少。人数多了,中药就会从健康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当地政府自然要改变态度。

  与此同时,中药企业也要勤练内功。郭凡礼表示,中药生产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打破“小、散、乱、差”的格局,对整个中药行业进行升级改造,让中药生产走上精制之路。

  “必须谨记的一点是,中医药进军海外要坚守中医药特色,不能一味迎合西方标准。中医药是哲学,西医药是所谓的科学,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完全按照西方标准去改造中医药,只能使中医药走向灭亡。”马宝琳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