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托老所尴尬折射我国养老深层问题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0日 16: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华网西宁4月10日电(记者姜辰蓉)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际,养老机构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记者日前在采访时发现,西宁市的一些托老所在为老年人改善养老环境的同时,面临尴尬。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均有存在,折射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不健全、养老观念滞后等深层次问题。

  托老所里养老 老人态度不同

  去年以来,西宁市陆续建成了多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些被俗称为托老所的机构,全部位于西宁的各大小区之中。

  在位于西宁市城北区的北川河东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环境具有浓浓的“家”味:130平方米的房间内,餐桌、盆栽、电视、书籍一应俱全。而活动室内,几位老人正穿着拖鞋,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另一些老人则和护理员打着麻将。

  “来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舒服。我们有的老人看看书就睡着了,工作人员就进来给我们盖上毯子!”75岁的王爷爷笑着说。“儿女们早上早早就走了,晚上七点多钟才下班,在家里也没人陪着说说话,饭也不能自己做,很寂寞的。”92岁的季奶奶深有体会地说。

  目前,在西宁市城北区,类似的托老所有7家,分散于社区之中,均是选择采光比较好的房屋作为托老所,一些家里该有的设施托老所都具备。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早上七点多钟,老人就会陆续到来,下午五点多钟吃过晚饭,老人回家。饭菜的口味都会根据老人的情况进行随时调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接送。

  但记者发现,尽管如此,还有许多老人对在托老所养老有不同看法。“大部分都是带着老人来看看,但实际来的人并不多。”新海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老人依然选择在家中养老。由于传统观念,一些子女也不愿老人们去托老所。”

  据了解,西宁市目前兴建的托老所属公益模式,收取的费用仅够支付水、电、暖等杂费,工作人员则纳入各区政府管理开支。但尽管如此,托老所每月400多到600元的收费,也让一些收入微薄的老人缺乏负担能力。因此西宁市的一些托老所也都有“门庭冷落”的现象。

  “日间”还是“白加黑” 两难抉择

  在北川河东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两个房间中均摆有床铺和被褥。这里的工作人员王秀珍告诉记者,目前有7位老人晚上在这里留宿。

  与专门的养老院相比,各个托老所均位于小区中,环境舒适、交通方便,更便于老人们的来往。“想孩子们就随时回家看看。孩子们来也很方便的。”老人们告诉记者。这也是不少老人愿意留宿的原因之一。

  另外,收费也是老人们考虑的因素。老人李佩娟告诉记者,在托老所一个月的收费是450元;而她的弟媳住在在西宁城南新区的一家养老院,平时收费是每个月1800元。记者对比了一下,即使在可以住宿的中心,每月的收费也仅为900元,远低于养老院的费用。

  但按照相关规定,作为“日间照料中心”的托老所,是不能让老人们留宿的。“但老人们和家人都提出,如果不让留宿就不来了。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开展。”王秀珍说。由于允许留宿,这里的人气明显旺了很多。对所有留宿的老人,必须由家人出面签订“免责声明”,留下紧急联系电话。记者看到声明中约定,老人如在留宿期间发生意外,与中心无关。

  在新海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王荣说,的确有老人们提出要在中心留宿,但考虑到中心并没有配备医疗急救设备和人员,不具备留宿的条件,因此不能答应老人们的要求。

  据了解,在留宿问题上,西宁市的托老所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而不管是选择“日间”还是“白加黑”,托老所都难以避免地陷入尴尬境地。

  专家:尴尬折射深层问题

  专家指出,托老所是近几年兴起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新模式,是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结合体,是一种混合养老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优越性,比如,老人可以与家人团聚,白天也可以受到照顾。但其所面临的尴尬、引发的争议,所折射的则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各类养老机构不健全、养老观念滞后等深层次问题。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尹小俊指出,养老问题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问题加社会问题,养老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

  尹小俊说,现在许多托老所不够正规,设施并不完备。此外,托老所只是给老人提供了一个养老的“物理空间”,但老人的“心理空白”仍需要填补,如何解决托老所中,老人与老人的沟通问题,以及老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问题,非常关键。

  尹小俊建议,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我国亟须建设“梯度”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混合养老等方式并存,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不同社区的特殊性,发展不同的养老方式,因地制宜解决养老问题。同时,加强家庭价值观的建设,让更多的人关注养老产业,关心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