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18: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经济复苏的步伐也越来越稳健。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的不断回升,全球通胀的抬头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高通胀对经济的最终损害,一些国家逐渐开启退出机制,而在本周四大经济体中的中国和欧洲相继升息而其余两个经济体中日本由于超强地震和海啸迫使其再度释放流动性而避免日元升值,本周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利率在0%~0.1%的区间不变,并对受上月地震及海啸重创的日本东北部地区的银行业实施新一轮贷款计划。美国则由于其就业以及房地产方面仍然存在风险而继续实施其栋梁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此一来,在外汇市场中美元的弱势得到了一定的强化,由于美元的全球结算以及支付体系的地位,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大宗商品在美元的走弱中获得支撑而再度走强,包括金属在内的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其牛市构架,不断获得支撑。
内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的欧盟本周宣布加息,退出维持两年的宽松政策,直接刺激了外汇市场,令美元大幅走弱。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的历史低点上调25个基点至1.25%,以应对通货膨胀。这是欧洲央行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标志着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退出。导致其启动退出机制的主要原因是通胀的抬头,这对于以控制通胀著称的欧洲央行来说显然是不能容忍的。根据欧盟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再创新高,折算年率上升2.6%,大大高于预测值2.3%,更高于欧盟2%的最高容忍值,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年率涨幅。除欧元区3月调和CPI上涨外,德国3月CPI初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5%;法国2月PPI年率同比上涨6.3%,环比上涨0.7%;意大利2月PPI年率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2%。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通胀较为敏感的欧洲央行早于美国启动退出机制,也直接推升了欧元的上升。
上周美联储中以费城联储主席为代表的鹰派提出了提前结束QE2的观点,令市场关注并导致价格短期回落,但从整体而言,以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代表的鸽派则坚持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中仍然面临的危险是的目前美国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状态,美联储的核心决策者们对就业复苏和失业率的关注度仍要超出对物价上涨的关注度。对此金融大鳄索罗斯也站在鸽派的一方,他在本周表示: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存在风险。他认为:"过早收紧货币政策会中断原本非常脆弱的经济复苏并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我担心政治角力的结果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为美联储理事洛克哈特也表示,考虑到长期稳定的通胀预期,当前货币政策适当。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仍很脆弱,美联储即使收紧货币政策,利率仍然应该维持在利率低位,而且通胀允许美联储对货币政策保持耐心。洛克哈特还称,预计美国经济将持续温和增长,这将令失业率逐步下降。洛克哈特指出,他本人所认可的物价稳定目标是,未来数年通货膨胀率在2%左右。他表示,整体通货膨胀水平将逐步企稳,达到与美联储对物价稳定要求相符的水平。
第一季度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CPI增长率只有0.8%,不足1%的通胀压力尚不足以促使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刺激政策。因此美联储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美联储公布3月15日的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纪要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已经正式走上复苏轨道,但依据美国当前的经济复苏进程,美联储年内不会放弃宽松政策。
这样一来,曾经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刻全球各国政府高度一致的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全球流动性仍然充裕的前提下,中国和欧洲收紧银根难以避免的导致本币的升值,而相应的美元的弱势自然就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长期与美元呈现高度负相关的大宗商品则继续保持牛市基调,不断在外汇市场的支持下呈现逐级走高的运行态势。
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