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孙志云:染色馒头暴食品安全监管软肋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11: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孙志云

  据央视《消费主张》报道,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4月12日《新快报》)

  过期馒头经过回炉再加工,既可以再次摆上货架,又能规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此种瞒天过海之计,实属天衣无缝。而人一旦食用了这些“染色馒头”,必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上海华联作为大型连锁超市除了将面临相关部门最严厉的惩罚之外,更为“致命”的是,将如何处理随之而来的信任危机。

  笔者突然想起前不久被媒体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在面对信任危机时,双汇先是开万人致歉会,后有卖场经理现场嚼火腿肠,甚至在公众对其开万人致歉会的作秀成分引起质疑时,双汇又迅速将责任推给了公关公司,这些事后诸葛亮的自救措施,显然并不高明。笔者在想,“染色馒头”的生产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会不会开个超过万人的致歉会,而销售商华联则纠集卖场所有员工现场大吃馒头,并且还要声情并茂。这样一来,即使自救措施在形式上显得有些老套,但在内容上却要远比前者来得丰富。关键是只要能让商人获利,他们就可以不择手段。于是,笔者又期待这样让人发笑不止的一幕。

  从三聚氰胺开始,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接二连三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提醒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处于岌岌可危之境,再不下大力气进行监管,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其中,与一些执法人员的懒散思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染色馒头”事件,商家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例行监督检查,可以将明知不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拿到执法人员面前,结果可想而知,而这样例行的监督检查也就流于形式。可是,如果我们的执法人员能够脚踏实地,深入问题的源头,也就可以避免众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按理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面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能够准确识别并且毫不犹豫的将唯利是图者绳之以法。可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之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然保持无动于衷的姿态。待到真正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才来查处,可等到这一起安全事件平息之后,食品安全监管又回到了坐以待毙的状态。如此,何以确保公众的菜篮子里能装上放心肉,何以不让染色馒头被端上了餐桌。

  事实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不仅是监管出了漏洞,同时对于过期食品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处理措施,也是密不可分的。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角度上讲,每天有大批的过期食品被打回,出于利益的唆使,唯一能够减少损失的方法就是回收再利用。然而,若是能够及时的将这些过期食品同样进行回收利用后,产生的却是其他效用,何乐而不为。而不是作为以旧变新的食品,再次送回市场进行销售。

  而对于一个负责任的销售商来说,完全是可以避免不合格食品进驻自己的商场。其中,只要把握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另外是否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于当批次食品的检验合格证以及相关报告作依据。否则,就可以认定为不合格食品。相反,一些销售商为了图便宜,加之消费者没有识别过期食品的能力,才得以蒙混过关。因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染色馒头之后会不会还有公众所不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即将暴露,我们无法预知。但笔者深信一点,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之力,将过期食品转废为宝,同时,无论是食品加工企业还是销售商,都应该把好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在商业利益面前,将责任摆在第一位,那么,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率,必然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