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释疑三大误解:期指在质疑声中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14: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期货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股指期货上市近一年来,每当股市大跌,市场就风传股指期货为“幕后元凶”,最集中的体现有三次:上市初期第一阶段的“下跌推手”、2010年6月18日的“到期日魔咒”和2010年11月12日至17日的“加油砸盘”。股民质疑股指期货“打压股市”主要有三大误解:

  误解之一:股指期货空头靠“打压股市”获利

  股市暴跌,期指空头可以做空获利,自然涉嫌“打压股市”。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股指期货有着趋势、套利、套保等多种完全不同的交易模式。套利交易投资者主要关心期现之间、不同期合约之间、不同市场的同一品种之间、同一市场的关联品种之间的价格差异。套保交易投资者主要利用期现走势的背离来对冲无法确定的现货市场股价波动风险。以上交易类型中,涨跌方向和行情走势已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打压股市进行获利。目前股指期货开户6.2万多,其中机构约1000家。在日均2000亿左右的成交额中,散户占比60%—70%,机构数量少却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营)和即将开闸的QFII等,他们往往与散户形成对手盘。制度规定特殊法人仅能进行套保操作,且基本为卖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从事套期保值。机构入市多是为了对冲风险,在大量买入股票的同时开仓同等额度的期货空仓。

  散户没有实力或者能力去打压股市获利,而机构投资者也只是在利用期指进行套保或者套利,说期指空头靠打压股市获利根本无从谈起,只是市场个别不明真相的人士一厢情愿地主观臆断。

  误解之二:股指期货“引领”现货指数走势

  有观点认为:大盘日内行情拐点来临之际,期指反应平均领先沪深300现指两分钟左右。这一现象经常成为股指期货领跌股市的“铁证”。但要使这种机制真正成立仅有一种可能,即全国股民(首先是沪深300成分股股民)步调一致“观期炒股”,一旦期指风吹草动立即跟进下单,1.5分钟内完成交易,2分钟内在走势图上反馈出来。随机调查显示这纯属天方夜谭。实际情况是:股民期民同时依据大盘走势进行操作,由于期指只是一个交易标的,其变化肯定要快于300只成分股价格变化造成的现指变化,从而形成期指领先效应。

  期指交易时间的提前和延后决不会改变大盘的走势。事实也证明,期指早开盘以及晚收盘的时间内,期指波动很小,多数为横盘整理,只有现指开盘后,期指才会跟随现指有明确的波动方向。

  误解之三:股指期货有“打压股市”先例

  股指期货确曾被用于打压股市。索罗斯于1997年10月横扫东南亚,在香港外汇市场大规模拆借并抛售港币,同时在股票市场上融券成分股,大量建立恒指期货空单。特区政府被迫急剧提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引发恐慌,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涨300倍,股市应声暴跌。“量子基金”顺势抛出所融券成分股,令恒生指数三天累计跌幅超过25%。仅2008年8月14日前19个交易日就急跌2000多点,索罗斯每张期指合约可赚10多万元港币。

  香港金融风暴的根本教训是必须加强监控关联市场的异常波动。香港特区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反败为胜,“量子基金”亏损10亿美元折戟沉沙,股指期货也成功洗刷了“罪名”。

  正由于充分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国证监会牵头证监会派出机构、沪深证券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构建起包括信息交换、风险预警、共同风控和联合调查等在内的统一协作监管体系和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中金所和上交所、深交所每天通过“绿色通道”交换数据。中金所还创造性实施了“监管前移”,有效防止了不法行为。为预防关联账户联手操纵市场的隐患,中金所2011年3月14日起实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报备指引(试行)》,对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界定标准、报备流程及监管措施作出详尽慎密的新规定。这一切都保证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不会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作者:刘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