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李而亮:严限房价咋就不循国际惯例了?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2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

  俗话说:法不责众。在国务院“史上最严厉限购令”、“限价令”面前,各城市不仅在今年的房价调控目标上,“集体”亮出了上涨10%上下的数字,而且很多城市实际上以超过10%的涨幅显示出无所畏惧的强势。进入4月份,二三线城市房价向一线城市看齐,一线城市租房价格齐声上涨了20%。国务院高高举起的板子,真不知道该打在谁的头上。

  说实话,无论国家最高层祭出什么样的“必杀令”,作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几个会相信房价会大跌。道理很简单,只要盖房就有暴利,只要有房就不会赔钱,这是老百姓从这10多年来所尝到的最具酸甜苦辣的滋味。无论什么样的限购、调控,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要将盖好的房子卖出去是硬道理,有钱人买房稳当挣钱是投资首选。二者“情投意合”,就不会担心在任何政策面前找不到对策,最终苦了还是普通百姓。说到底,让房价高涨难抑的,依然是炒房投机行为。

  遏制炒房投机行为真的很难吗?借鉴国外普遍的做法和经验,其实一点都不难。就以英国为例。鼓励居民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一直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政府对购买首套自住房没有任何限制,税收种类少、税率低,普通居民都买得起。但是,如果投资者购房的的主要目的是牟取暴利,就要征收高额资本增值税。英国政府规定,居民如出售其拥有的唯一住房,则无需缴纳资本增值税。对于出售第二套乃至更多的住房,政府则严格按照资本增值税来征收。过去,英国的资本增值税税率最高为18%。去年5月新联合政府上台后,将增值税税率上限提高至40%。如此同时,英国政府对超过规定免税额的房屋出租,或由子女继承包括赠与他人的房屋,要分别征收所得税和遗产税,税率都是分别高达40%。投资买房子,如果既不能出售牟利,又不能高价出租,还不能无代价地留给子孙,那还买来干什么用呢?只此一招,就遏制了炒房投机,也就稳定了房价。

  我国很多百姓老是想不通,这十多年来,楼房像雨后春笋,城市如魔术变法,目之所及均为钢筋水泥深林,可就不知道哪有可蜗之居。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本该用于民生工程,用于公共利益上的钱,都投到了房地产建设上。然后,又被大小炒家收入囊中,再张起血盆大口等着普通百姓来自投罗网。

  用税收杠杆来遏制炒房投机行为,有无数专家学者为此支过招,出过点,介绍过国外的做法和经验,可就是没人敢接招破局。这两年征收房产税的风刮得呼呼作响,到如今好像只有重庆宣布要开始实行。2%的房产税税率没有对炒房者造成任何威慑影响,却把本就只有一套住房的居民搞得狂恐不安。正是借助于普通百姓的恐慌与不解,很多省市就立即将房产税的大幕拉上——不演了。

  至于像英国那样对投资性的住房征收高额资本增值税,如今在国内连提都没人愿意提了。原因很简单,前些年但凡有些钱而又具备点投资眼光的家庭,如今拥有三五套住房的不在少数。尽管与那些大炒家、大东家还有天壤之别。但是,在让自己买下的房子保值增值乃至翻个几番的利益诉求上是一致的,已经成了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血肉联系。大利益集团再加上众多小既得利益者,就很容易形成了捍卫高房价的铜墙铁壁,形成了引导房地产走向的舆论导向。无论是忽悠民众,还是应付最高层,都能呼风唤雨,得心应手,指向目标只有一个,保住房价“稳中有升”。

  在左右逢源的游戏中,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最惯用的是两张牌:“国情”牌与“国际惯例”牌。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特殊国情,国际惯例永远不会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