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人民币主动升值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6日 04: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CPI上涨5%;3月份CPI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CPI破5,通货膨胀压力面前,货币政策或应从“轻价格、保汇率”向“动汇率,保价格”转向。

  在全球货币超发的形势下,忍受物价飞涨还是承受人民币升值?这是个问题。人民币若要坚持不升值,或者微弱升值,就要以通货膨胀为代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通过各种财政和货币手段向市场投放了大量货币,加之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外贸盈余也在转化为持续累积的外汇储备,而同时央行只能在国内市场投放等量的人民币。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央行就只能在国内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通货膨胀也就将更加严重。人民币不升值是以国内通胀为代价而得来的。升值和通胀,是存在取舍关系的。

  美国数量宽松政策多印的票子,也通过人民币紧盯美元的策略传导到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不变,人民银行每年都要购进天量的剩余美元,放出更加天量的人民币。人民银行选择了少升值,那就不得不忍受迟早要出现的高通胀,这也是人民币之所以会“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比较起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是更加直接的国民财富杀手,通胀是无形的财富转移。资产的高通胀和商品的低通胀,使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迅速向资产拥有者转移。中国高通胀和美国低通胀,强化了美元实际购买力,使中国财富迅速向美国转移。

  人民币低估,看起来保护出口保护GDP保护就业,但也同时以牺牲国民福利的代价,为世界背负了通胀。从成本角度,压低国内工资和资源价格,中国用超低的国民福利,换来了对世界的补贴,中国财富迅速向发达国家转移。近年来,美国的CPI走势平稳,中国却出现了CPI快速上涨。

  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贸易补贴来源于三个压低:第一压低劳动力价格;第二压低资本价格;第三压低资源价格。当中国的劳动力、资本、资源无法持续支撑这种扩大的时候,要素成本就会自然上升,以成本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近年来剩余劳动力趋向减少,低工资水平逐渐难以维系。而低工资高通胀,也是全民为汇率稳定付出的代价。

  另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继续稳坐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位置。事实上,缓慢升值,恰恰是热钱输入的一个动力,升值过缓反而加重了升值预期,因为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最后也得升值,相反主动升值则是阻断这种预期的方法。

  但人民币升值对于其抑制出口和就业的担忧也是存在的,不过事实上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人民币升值不仅不会大幅减少贸易顺差,还会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汇率改革还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普通居民福利。保汇率不如保物价,货币政策目标重点应该向保护物价稳定转移。中国可以利用人民币主动升值的机会降低外贸依存度,提高国民福利,降低通胀,扩大内需,外需的损失可以用内需来弥补。

  □特约评论员 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