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亚洲要实现“包容性增长”亟须转型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6日 19: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徐聪

  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

  亚洲博鳌论坛的创始人之一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Fidel Valdez Ramos)是1992年至1998年菲律宾的总统。他执政两年,菲律宾就扭转了十几年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呈现负增长的颓势。

  如今拉莫斯年逾80,但仍然活跃在亚洲经贸合作舞台。谈及如何在危机之中力挽狂澜并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他仍然思维活跃、逻辑清晰。

  《中国经营报》:1992年的菲律宾国内政局混乱,菲美关系紧张,经济陷入困境,面临严重的危机,你用了什么经济政策使得菲律宾在两年之内就扭转了这种局势?

  拉莫斯:我上台的时候,由于受自然灾害、政局混乱、电力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等内外因素的困扰,菲律宾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当时我提出1项名为“菲律宾2000年”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说到2000年要将菲律宾建成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年均6%~8%,人均国民收入要从1992年的720美元增长到1000美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对负债很多的国家中央银行进行改革,取消对外汇的国家管制,开放金融市场,把外国银行引入国内金融市场,外资可以拥有保险公司100%的股权。另外,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尽可能建立经济特区,把美军撤出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开发成经济特区。总之除了稳定政局之外,主要靠吸引外资、开放市场来盘活经济。比如说,开放以前有限制的矿产资源和石油、化工等领域。

  《中国经营报》:亚洲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成为西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地以及基础加工工厂,由此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拉莫斯:不可否认,不少亚洲国家都经历过外国国家投资及亚太区内产业转移的高潮, 并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也很难避免。菲律宾由于政局或者债务危机的原因,经济发展比其他亚洲国家落后了一步,但是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及其他资源条件,使得菲律宾成为外商在东南亚投资的新热点。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调整国内经济,促使产业升级的任务,对外来投资也必然加强择优引进的趋势,今后,高技术、低耗能的产业会成为“优”的标准,那种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应该逐渐更新换代。

  今年博鳌论坛的议题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除了表示所有人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外,还包括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博鳌,放眼望去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椰树林。我希望经济的发展不会以砍伐椰子树为代价。随着人口增多、资源消耗量增大,物资将会愈发紧缺,唯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才能更有质量。

  《中国经营报》:包括中国、菲律宾在内的很多亚洲国家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

  拉莫斯:过去十多年,西方国家通过“杠杆化”继续对亚洲新兴国家保持进口刺激,使得这些国家经济势头向好。但是金融危机中的“去杠杆化”就会使得这些国家原有的出口导向模式面临风险。不过,我认为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中国、菲律宾所受影响有限,但是这促使亚洲新兴经济体开始反思这种发展模式的利与弊。根本解决之道就是模式的转型和改革,这也正是此届博鳌论坛“包容性增长”的另外一个含义:让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赋予人民权利与财富,为贫困人群提供保障。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是目前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