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7日 09: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及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CPI同比上涨5.0%。其中,3月当月CPI同比增幅达5.4%,创下近32个月来通胀高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当前经济不存在滞胀。”多数经济学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亦表达同样观点:虽然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艰巨,但是一季度数据总体偏暖,暂时不会出现滞胀。
3月CPI增5.4%创32个月新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初步判断上半年乃至全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表示。
据统计局数据,我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认为,一季度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其中,GDP9.7%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9.4%,工业增加值14.8%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3.7%。
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4%,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2%。
整个一季度,CPI同比上涨也达到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除交通和通信下降0.1%外,其余全部呈现上涨态势,涨幅居前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达11.0%,居住类也上涨了6.5%。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目前物价上涨严重,呈现成本推动型态势,而非农产品(000061)价格主导。”
“原油价格现在已经突破110美元/桶,粮食,包括很多金属矿的价格一季度都涨了10%以上。”盛来运表示,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是影响国内物价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抑制物价上涨的政策目标看,货币政策收紧仍是大势所趋。
高通胀不等于“滞胀”
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增速低于去年全年平均GDP增速,也低于去年四季度GDP9.8%的增速。
根据这一现象,市场上有一部分观点呼吁,“警惕我国可能出现滞胀。”对于这一警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经济学界普遍认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一旦低于7%,而通胀超过5%,便可视为“中国式滞胀”。
但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并未出现上述几个条件,因而高通胀尚没有引发所谓的“中国式滞胀”。
“我肯定地说,当前经济不存在滞胀,因为从一季度主要指标来看,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呈现出经济走稳、就业增加、物价可控、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特点,开局良好。”盛来运表示。
他称,从上半年乃至今年全年的走势来看,国民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比较强。
“消费回落既有主动调控的因素,也有政策回归正常的影响,同时也是前期增长比较快以后的一种正常调整。”盛来运还表示,CPI的环比数据3月份比2月份下降了0.2%,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中央关于物价调控的一些措施效果初显。只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物价管理政策措施,物价维持稳定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在国际流动性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物价都处在一种通胀的状态。3月份巴西的CPI大概在6.3%,俄罗斯的CPI在9.5%,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低于我们国家,但是物价涨幅都比我们要高。
盛来运特别强调,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够控制在5%,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张永军认为,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达到2.1%,仍保持着强劲态势,随着后三个季度GDP受基数等原因逐渐回落,全年估计略高于9%,CPI也会回落到4%左右,并无滞胀可能。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