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苏渝:ST末路狂欢为谁而狂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1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扬子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如果说要评上周的涨停王,非ST梅雁莫属,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4月份以来的8个交易日涨幅超过40%,ST梅雁离奇暴涨,有媒体报捕风捉影说该公司与涉及锑矿重组有关。无独有偶,今年3月24日暂停上市的*ST关铝,同样停牌前上演了“乌鸡变凤凰”的大片,在即将步入地狱的最后时刻,股价大涨了近100%。原因是:背靠中国五矿集团的重组想象。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的ST类个股还有9只。分别是*ST黑化、*ST偏转、ST甘化、ST中源、ST方源、*ST九发、*ST源发、*ST科健和*ST秦岭。

  谁在暴炒ST?游资还是散户?不完全是,我们分明看到公私募基金大鳄的身影: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分别持有4只ST股。其中,*ST山焦和*ST张股均为2010年第四季度买入。去年基金“一哥”孙建波执掌的华商策略、华商盛世成长双双杀入*ST金马,分别以618万股和520万股成为第二、第三大股东。私募界风云人物徐翔管理的泽熙投资现身ST厦华和*ST鑫新十大股东,阳光私募朱雀投资也进驻ST长信。由于有机构导演,市场豪赌重组之风蔓延。

  ST壳公司被投资者称为鲜美的河豚,冒险吃河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尝到美味(乘上重组后涨停的动车);另一种就是被毒死(退市后血本无归)。分析一下“不死鸟”不死的利弊:

  首先,不退市的公司,貌似有三利。1、股民绝不希望自己买的股票在A股消失,2、管理层和地方政府要维稳,3、上市公司希望继续玩下去,方便大股东再融资和减持。

  其次,买壳上市的收益。1,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上市公司往往享有非上市公司所没有的特殊权益,这是非上市公司买壳上市的重要收益来源,这些收益包括,获得低成本的增发或配股资金;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如税收优惠,减轻上市公司债务负担,以及买壳上市所产生的巨大广告效应。2,买壳方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所产生的重组收益;3,在买壳上市过程中对流通股的炒作也是很大一块收益来源。

  再次,暴炒ST的弊端。ST股是内幕消息尤其是重组消息的温床,几乎没有哪家ST的上市公司没有被传过重组,因为退市很难,ST成为投机客的盛宴,也就造成一批内幕交易的获利者。广东中山原女市长李启红内幕交易案,获利几千万使家族成员站上被告席让人警醒。

  目前沪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给上市公司退市留下了很大的可操作空间,退市制度亟待完善。但愿主板也近早推出ST直接退市机制,让ST壳公司炒作之风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