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成本高企抵消需求不振郑糖僵持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14: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期货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周竞

  受本榨季主产国原糖产量供过于求的影响,国际原糖期价近期持续走低。ICE原糖7月合约本周一度下探22.71美分/磅,创了近4个月的新低。国内方面,郑糖主力1109合约反弹受阻,期价重新向下,目前已跌破7000元/吨的关口支撑。笔者认为,郑糖短期上下两难,近期行情主要以宽幅振荡为主。

  2010/2011榨季新糖产量下滑2007/2008榨季,国内新糖产量超过14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但随后的2008/2009榨季、2009/2010榨季却连续大幅减产。国内食糖产不足需是推动糖价大幅走高的主因。本榨季初,尚处成熟期的蔗料由于存在出糖率低的问题,导致部分糖厂推迟开榨,而在随后的开榨过程中,广西等地又遭遇的冻雨天气,使蔗料出现部分坏死现象,又进一步影响了本榨季的新糖产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糖厂已收榨,只剩广西的两家糖厂仍未收榨。截止到3月31日,本制糖年全国已累计产糖980.42万吨,与上制糖年同期产糖1031.4万吨相比,产量下滑50.98万吨。这与广西“南宁糖会”的预估数据基本相符,即2010/2011榨季国内白糖仍将维持供需偏紧的态势。

  高糖价下需求不旺截止到3月底,本制糖年度全国累计销售食糖已达447.2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02万吨,累计销糖率45.62%。造成销糖量下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前食糖生产成本较高。以广西为例,410元/吨的甘蔗收购价对应着5800元/吨的联动成本,制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证盈利必将在制糖成本的基础上提价。目前现货市场报价维持在7200—7300元/吨,高成本成为支撑糖价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面对高企的糖价和消费淡季的双重影响,部分用糖终端选择观望,同时在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加大了替代品(淀粉糖,甜蜜素)的使用,并不急于购买新糖。于是,国内糖市便形成了“卖方不愿卖,买方不愿买”的现象。买卖双方僵持不下,使郑糖上行乏力,而高成本又限制其下跌空间。

  另外,从当期的白糖仓单的注册情况来看,截止到4月15日,白糖期货仓单(1082张)加有效预报(1199张)的总量仅为2281张,与历史同期的48262张相比,当前的白糖期货仓单加有效预报总量还不足去年同期的一个零头。这反映了制糖企业对白糖后期走势比较看好,在当前需求不旺及资金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囤积新糖等待随后的消费高峰的来临。

  国际原糖价格下跌使国内糖市承压如果2010/2011榨季国内白糖仍然延续供需不足的格局,那么弥补的途径只有进口原糖和国储抛糖。从目前的国际原糖价格来看,由于巴西、泰国等主产国产量超出预期,使国际原糖承压。国际原糖价格下行给国内进口原糖带来了一定利润。以进口泰国糖为例,现在的进口利润已达到800元 /吨。在国内供需缺口扩大的情况下,通过进口原糖补充库存无疑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两点因素制约着我国的进口量:一是我国的进口糖配额为194.5万吨,如进口配额外的原糖则要缴纳50%的关税;二是国内炼糖厂加工能力有限,大量进口原糖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国际原糖产量超预期势必导致国际原糖价格的下行,使国内糖价小幅承压,而国内新糖已基本收榨,现货供应充足,但消费清淡,糖价上行动力不足,而较高的制糖成本有限制了白糖的下行幅度,短期来看,糖价上下两难,建议投资者以宽幅振荡思路对待。

  (作者单位:弘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