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信贷增速刹车 杠杆撬动结构升级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0日 21: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央行接连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贷存比指标“压身”,银行未来在信贷投放方向上将更趋小心,这也为“信贷杠杆撬动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

  17日,央行宣布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的历史高位,预计冻结资金36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在进一步回收银行体系的宽裕流动性和应对不断走高的物价压力。同时,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再度上调,也向市场明确传递出当前货币环境将继续回归稳健的信号。

  自去年中国货币政策改变基调以来,央行已连续进行了4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几乎保持了一月一调的频率。

  “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和加息等动作,收缩流动性的累积效应会慢慢显现。”美国格林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将减少,原本紧张的信贷投放将雪上加霜。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井喷”的新增贷款在今年已经有所放缓。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其中,2月新增贷款环比减少近5成。

  “今年把‘抗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控制国内流动性。” 孙飞告诉记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量仍较旺盛,全面收紧信贷恐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此时,我国又面临着“调结构”的关键时刻,银行信贷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主要手段,理应“有保有压”,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区别对待,间接调整产业结构。

  “以结构优化为原则的信贷投放能够较好地兼顾实体经济需求和积极引导经济布局调整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亦指出。

  “当前正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阶段,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正处于老项目调整布局、新项目开工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时应更加突出强调信贷结构优化,突出强调把资金配置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部门和行业上来。”在杨子强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未来5年减少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避免新的调整成本和重大的效率损失。

  那么,哪些领域应当“保”,哪些领域又应当“压”呢?

  “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第一季度例会上指出。

  香港招银国际投资银行副总裁郑磊则进一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目前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向中小企业、“三农”、保障房建设、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等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倾斜。与此同时,针对房地产,以及钢铁、水泥等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就应当严格控制对信贷投放,配合国家政策对这些领域的调控,改变经济增长对粗放经营路径的依赖、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

  但是,眼下的现实却令分析者们十分担忧。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在微博上表示,“今年以来,整个货币政策的总体感觉是暴风骤雨。只是对于如何确保中小企业、农业等领域的信贷资金,似乎没有区别对待,死得最早的也许仍然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