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1日 16: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在农业各种成本都在不断上涨的当下,农作物价格的上涨本在情理之中。但政府所应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中间成本、通过增加补贴来鼓励农民提供低价商品,而不是坐视暴涨伤害市民、暴跌伤害农民。
燕赵都市报4月21日发表赵志疆的评论文章称,“一瓶矿泉水的钱就能买6棵卷心菜!”对于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的菜农来讲,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当种植卷心菜的农民正值收获时,却传来了令人惋惜的消息。39岁村民韩进去年养羊赔了一万,今年又遇菜贱不堪重压他选择了自杀。几亩卷心菜、一万块钱,对这个负债累累的农村家庭,成了足以致命的数字。
遍览各地,类似菜贱伤农的事件屡有发生,仅近日见诸报端的就有多例。这些丰收了的农民脸上没有丝毫喜悦,经历过长时间的辛勤劳作,谁能想到收获的竟是无尽的烦恼——眼前的这一幕幕场景,很自然使人联想起叶圣陶笔下名篇《多收了三五斗》,不由得为之一声长叹。
分析此类事件,有人习惯性归咎于运输渠道不畅以及农民政策意识不强,实际情况却未必尽然。仅以此次菜贱伤农事件为例,这些蔬菜种植地距离济南市区并不算远,丰收的蔬菜为什么没能及时摆上超市的货架?答案或许在于,居民的蔬菜需求是有限的,充分的市场竞争不仅使价格公开透明而且最大限度挤出了价格“水分”——在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任何不具备价格优势的产品都可能出局,即使近在咫尺也会被“扫地出门”。
至于对相关政策调控的反应迟钝,更是菜农难以承受之重。与其他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及时因政策调控作出调整,即使市场发生突然变化可能导致亏损,农民也不可能改弦更张。同样是因为生产周期长,农产品上市价格往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正在上市销售的农产品,其价格早在播种之时就已由供求关系所确定。价格暴涨往往意味着供不应求,随之而来的多是大面积种植所导致的价格跳水,无需价格打压,农产品价格也会自然滑落;反之,农作物价格上涨之时价格打压的对象,正是上一轮大面积亏损之后的产物。如此往复,种植农产品岂非成了稳赔不赚的买卖?
遥想去年农作物价格高企之时,游资炒作之声不绝于耳,以至于此番菜贱伤农后有网友调侃“请游资来帮帮菜农”。实际上,在农产品这样需求庞大、竞争充分且分散性经营的消费品领域,任何民间资本都很难有实力炒作得起来,至于垄断生财更是痴人说梦。退一步说,即使少数人企图从中分一杯羹,农产品自身的价格调整机制也足以结结实实给其上一课——日前媒体曝光的山东商人囤积大白菜血本无归即是一例。
所谓游资炒作论,更多还是为呼吁政府强力干预农产品价格正名,由此引出的问题是,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政府究竟是否应该动用那只“无形的手”,或者说,这只“手”应该伸向何处?令人遗憾的是,公众早已习惯了行政手段干预涨价,而很少见到干预价格“跳水”,两相对比,一以贯之的是抑制农产品价格以稳定物价的传统思路。在农业人力成本、农资价格、物流成本都在不断上涨的当下,农作物价格的上涨本在情理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那只“无形的手”应该袖手旁观——政府所应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中间成本、通过增加补贴来鼓励农民提供低价商品,而不是坐视暴涨伤害市民、暴跌伤害农民。
赵志疆表示,如果将此番菜贱伤农视为一个沉痛的教训,希望这起极端事例能引起制度性的反思和重视,从而以更加持久的政策帮扶呵护农民孱弱的权益,不要因“管涨不管跌”给人留下专捏软柿子的嫌疑。
(子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