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0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刘道彩
10多天前,年仅25岁的普华永道女员工潘洁去世了,仅一个晚上,这则消息就被近万名博友转发和评论。虽然此后普华永道发表声明说,不能直接断定潘洁的死因为“过劳死”,但在一些专家看来,其病毒性脑膜炎的发作与过度疲劳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有关。通过微博,不难发现小潘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在今年以来的微博中,潘洁不时提到“忙到天昏地暗”、“我要睡觉”、“世界睡眠日,太讽刺了”等。(《青年时报》4月21)
潘洁的不幸离世连日来引发媒体热议,很多网友更将其冠以“过劳死”标签。然而,在一缺制度保障、二无法律支撑的语境下,就算潘洁是因过劳而死,一时也难以追求当事企业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说企业与监管部门的麻木让人悲哀,年轻女白领的悄然离世虽引起唏嘘声一片,但对职场中人的警示却十分有限。4月18日,前程无忧网就此事发布调查:“当高薪的工作和自由、健康的生活发生了冲突,你会选择什么?”有79%的受访者在纠结一番后,选择的天平还是倾向了“高薪”。
一边是对企业加班加点、剥夺自由与健康的控诉,一边却是近八成人愿拿“健康”换“高薪”,这种反差着实让人深思。照理,在目前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里,就职、离职本可以自由选择,但这种自由背后似乎有种无形的手操控着人们:在就业和生存的重压下,工作有时并不是快乐和价值的体现,而只是一种妥协与自我出卖,比如矿工冒死下井挖煤,农民工不惜染上尘肺病而从事粉尘工作。
潘洁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从中也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舆论空间里弥漫着无奈、愤慨,更有一种真实的焦虑。有网友不无感叹地说:“如果温饱不愁,哪个傻子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去换工资”,“房价飞涨、物价上涨、压力山大、前途未卜,逼着我们拿青春换取面包!”
网友的评论让我想起两句知名度很高的台词,一个是《蜗居》主人公海萍说的:“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孩子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另一句是《奋斗》主人公陆涛的:“我焦虑,我很焦虑,我非常焦虑。” 是的,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在大城市拼打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压力与焦虑:生存成本太高,社会保障不够完善,上要养父母,下要育儿女,还要买房、买保险、存钱,以应对失业、生病等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不测。更重要的是,你没有殷实的家底,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所有准备大都要靠个人奋斗完成,以至于不得不无止境地拼搏,甚至不惜透支健康、付出生命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