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输入型通胀下人民币升值提速 汇率政策面临两难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18: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56,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改写新高纪录。经济学家指出,目前输入型通胀压力影响有可能超过农产品上涨因素,今后抑制通胀将更加依赖汇率工具。但另一方面,以升值对抗输入型通胀的副作用令政策陷入两难。

  输入型通胀抬头 盖过农产品涨价因素

  今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专栏)是在华侨银行春天论坛上指出,4月份最后若干星期,蔬菜价格下降很快,由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取代农产品会成为未来CPI高涨的主要因素。

  “美元刻意保持低利率,使商品价格在大幅度的上涨,给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会加大。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回落,所以通胀的压力可能由农产品带动的通胀压力逐渐减弱,所以这个时期,适当的加快升值,有助于抑制输入型的通胀。”巴曙松表示。

  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近日数据,上周(4月11日至17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第三周回落,并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将稳步回落。

  另一方面,输入型通胀压力在增大。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对新浪财经指出,今年年底CPI应在4-5%左右,其中 “通胀很多是外部因素,如石油价格上涨,这方面应引起高度关注。”

  对此,巴曙松评论说“决策者不得不要比以前再更多的依赖汇率工具”。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56,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改写新高纪录。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1.5%。

  汇率工具抑通胀双刃剑 政策面临两难

  受访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今后人民币升值速度将加快,但是以人民币升值对抗输入型通胀有很多副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孙立坚对新浪财经表示,以人民币升值应对通胀是双刃剑。

  “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但问题是升值是否能赶上国际金融资本炒作大宗商品的速度。既然中国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降低成本,也就释放了具有很大购买力的信号,大宗商品就有继续炒作的空间和动力。”孙立坚表示。

  他还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副作用还在于民营企业承受能力有限。“2007年2月份越南盾升值抗衡油价上涨,结果本币升值后,金融资产价格全部上涨,带来很大泡沫。”

  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则指出,中国经济体较大,不像小而开放的经济体,仅仅通过汇率政策抑制通胀。同时中国通胀因素复杂,既有劳动力成本因素,又有农产品价格因素,这些不能完全通过汇率工具解决。

  “问题是,我们现在选择很少。让人民币一定幅度升值引导通胀是不得已而为之。”谢栋铭对新浪财经表示。

  他指出,利率政策将与货币政策结合一直通胀,预计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少1-2次;但因为目前人民币与美国利差较大,进一步加息会吸引更多热钱,所以下一次加息会在6、7月份。(洁琳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