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黄杰
每临夏冬两季,电荒这一话题都会如影相随。显然,近在眼前的2011年夏天,仍然难以绕开这一怪圈。
最新消息称,2011年夏天将会遭遇自2004年电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该消息直指不仅华东各省需要买电度夏,更糟糕的情况是,.一边受CPI重压电价无法“擅自”调价,另一方面,全国性的隐性“煤荒”“电荒”预期强烈。
与这一消息相配套的,是十余省市区电价上涨在即的媒体报道与业界呼声。
众所周知,中国绝大多数能源都仰仗于煤炭资源转化,尤其是电力,70%以上来自于火电,而火电最大的成本开支,来自于上游原材料——煤炭价格的波动。
这里面,就需要阐述两个问题:
一是煤电顶牛的成因。早在上个世纪末期,伴随煤炭市场价格全面放开,未能获得放权的电力企业觉得相当不公平,由此,一轮又一轮的煤电顶牛由此上演,与此同时,电荒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除了额定的电煤指标外,电企必须要按照市场化价格采购市场煤来补充电煤供应的不足,于是,电厂成本高企成为必然。此后,社会舆论一度将矛头指向煤炭企业,讨伐之声也从上世纪末期开始此起彼伏。
解读了这一成因,非常有助于我们研究第二个问题:即,电力价格如何市场化?能否完全实现市场化?市场化能否化解电荒弊端?
前面的分析简单交代了电厂成本取决于电煤价格,而电煤价格高度贴近市场价格,导致煤炭价格几乎市场化,而电力价格却不能市场化。此刻,电企发电越多,就会亏损越多,亏损越多,它的日子过得越艰难,最终,越来越多的电厂加入了降低负荷、减少发电量的阵营。
从此角度看,虽然长期以来诸多电企一直都因为此原因而获得政府大额补贴,但因为没有理顺所谓的市场化价格,电企对政府、民众,尤其是煤炭企业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态,它们认为,如果电力价格不能市场化,相对于煤企,电企就永远不安全,永远处于劣势地位。
但是,绝大多数电力企业显然忽略了一个根本,即中国电力供应结构的构成决定了即便电价完全市场化,也不可能完全化解电荒弊端。
何出此言?我们首先看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先生的观点。早先,韩晓平预言,国家有关部委一刀切掉小火电,导致小火电庞大的电力调峰能力瞬间丧失,这一预言随后在2010年的夏天得到充分验证,彼时彼刻,即便煤炭价格再便宜,哪怕不要钱,电企也无力进行更多的能源资源转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也谈及了电荒抬头、罪不在煤的观点。“电价与煤价之间,分属两个不同商品在市场终端的价格形态,不能一味认为将煤价市场化了,电价就必须市场化。”该人士说,电价无法市场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期,就是一旦放开对电价的管制,面对完全市场化的煤价,很多电力企业也会罢工,它们一旦这么做,就会令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供给陷入乱局。
另一方面,无论火电、水电、核电还是风电、太阳能电,中国任何一类电力都无法独担大纲,而价格一旦完全市场化,老百姓肯定是哪类价格便宜用哪类,这会让刚刚起步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建设陷入停滞,甚至功亏一篑。
可以预期,2011年的夏天,电荒已经难免,但中国电力市场也将在艰难的市场化博弈中,与时俱进。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