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时评:避免菜贱伤农需多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19: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金融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期,全国各地露天蔬菜市场价格普遍出现下跌,部分地区卷心菜、大白菜价格甚至跌破农民收菜的成本,各地不同程度出现蔬菜滞销现象;而另一方面,食品价格上升仍是近段时间推动我国通胀水平的主要动力。如何打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怪圈,毫无疑问成了有关部门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我们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有关部门都在积极地行动。商务部针对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怪圈紧急部署对策,稳定蔬菜市场,帮菜农寻找销路。其中包括组织指导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优先销售滞销蔬菜。而上海相关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综合应对,并进一步探索完善全国首创的蔬菜价格保险机制,未雨绸缪制订了“夏淡菜价保险方案”。不过,也要看到,当前的措施并没有彻底打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特别是对于农民而言,丰产不丰收的悲剧,一次又一次被无情地复制。因此,未来有关部门仍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更为完善的长效机制,保“田头价”,控“市场价”,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安居乐业。

  保“田头价”,防止菜贱伤农,是稳定蔬菜生产,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从造成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来看,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政府应该在必要时对菜农进行短期补贴,同时也要帮助菜农找到一条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控制风险之路。在这方面,上海的蔬菜价格保险机制就是一次有益尝试。在去年推出“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的基础上,上海已经着手制定“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与“冬淡”保险相比,“夏淡”保险不仅品种更加丰富,而且保险面积和保险时效均有所拓展,有效地缓解了“菜贱伤农”的问题。

  应该看到,无序化生产是导致菜价波动剧烈的更关键原因。一方面,目前大多数菜农仍采取一家一户的蔬菜生产方式,零散的生产方式不仅使得菜农的议价能力薄弱,也在客观上阻碍了“农超对接”、“农标对接”以及“团购”等销售方式的推广;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的不通畅,菜农并不了解市场上需要何种蔬菜,因此多数菜农只能根据上一季的销售情况,来决定种植何种蔬菜,这导致菜农往往一窝蜂地种植同一品种的蔬菜,使得“大小年效应”愈发明显。因此,未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厘清规模化蔬菜生产的制度障碍,让菜农享受到规模化生产的好处。同时,要建立起田头和市场之间的信息渠道,帮助菜农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蔬菜生产的茬口与品种,以保证蔬菜的均衡上市。

  在保“田头价”的同时,政府也要管好“市场价”,特别要管好菜价的“最后一公里”。不可否认,当下过多流通环节以及过高的流通成本是导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怪圈的重要原因,从田头到餐桌,蔬菜价格往往会翻上几番。其实在去年11月底发布的“国16条”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要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未来有关部门应该继续沿着既定的政策方向,进一步严格监管流通环节,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切实为百姓的“菜篮子”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