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朱四倍:警惕专家学者被利益集团绑架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7日 18: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珠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专家学者到底应不应该积极介入公共事件?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18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2%的受访者对专家学者介入公共事件表示支持,其中16.5%的人表示非常支持。此次调查中,80后占45.3%,70后占35.4%。(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60.2%的受访者对专家学者介入公共事件表示支持,但是,59.2%的人直言专家学者在自己心中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相当背离的现象:一方面期待专家为苍生说话,另一方面却认为今天的专家已非昨天的专家,甚至出现了“专家变砖家,教授变叫兽”的讽刺场景。

  曾有某知名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发布的重要研究成果声称,“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还有自称集哲学家、科学家和学者于一身的院士发表高论认为,“矿难原因主要是穷,而不是腐败”等。当你看到一些学者、教授甘愿为金钱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就知道公众的焦虑从何而来。

  康德说,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而古代读书人最感人动天的抱负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这个情怀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文化思想大师,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因此,以深刻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天下为公的道义责任,批判社会生活中一切违背人类良知的错误、偏见,乃至政策举措,是专家、学者的责任。但是,当专家学者们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专家学者已经丧失了自己的边界,学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消失殆尽,而犬儒化则成专家学者的真实形象。

  公众之所以希望专家学者介入公共事物,在于公众缺少影响公共决策的力量,而专家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话语权分配的失衡,但是,当专家被利益集团裹胁或者绑架时,就意味着话语权的更加失衡而非纠偏。法国哲学家福柯上世纪70年代在《话语的秩序》一文中明确指出: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专家被利益俘获时,不仅是对自身良心的出卖,更是对道义和责任担当的出卖。

  当代法国思想家莫兰认为,“知识分子是知识界的成员,但知识界的成员不一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不能化简为一个社会职业阶层,因为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类负有重要的责任。如此一来,“专家被利益集团绑架”背后的话语权分配失衡就值得重视,而如何检讨和审视学者们的犬儒化,则更是一道社会题。

  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