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27年市场换不来技术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7日 20: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国汽车产业“引狼入室”?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挂了27年的“市场换技术”遮羞布,最终还是被扯了下来。

  近两个月来,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已捉襟见肘,本田、日产在华生(微博专栏)产将不得不面临大面积减少和停产。丰田汽车中国公司宣布,从4月21日到6月3日,所有整车工厂的开工率调整为平时的50%,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调整到30%。业内预测,日本地震对中国车市的影响可能在5月份集中体现。

  日本在华合资车企的这一行为彻底把中国“市场换技术”的那块遮羞布扯掉了。我国实行了27年的“市场换技术”策略最终还是没能换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众多合资车企仍然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日本地震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余震”影响不容小觑,由于日本对华有大量的零部件出口,且大多都集中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上,当前日本地震导致其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紧缺,倘若其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过长,则不可避免地使国内日系合资车企受较大冲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使其对汽车行业的预期并不乐观。”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地震刚刚发生后,诸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华的日系品牌汽车国产化程度很高,80%以上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地震对于日系合资汽车的影响相对较小。合资车企的大幅度减产彻底把那块遮羞布扯了下来。

  “主要是由于缺乏核心零部件供给不足造成的。汽车的国际细分程度相对较高,日本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来自日本,尤其是一些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厂、生产设备厂以及研发中心等都在日本本土,而这一零部件供应格局使其供应出现断层,直接影响日本在华车企的产能水平。”李恒宇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铁志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外方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技术壁垒。而我国又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部分厂商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只有简单地模仿、缺少创新、研发投入不足、都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利用合资机会,有的甚至仅仅作为外资厂商的境内原件组装厂。“跨国公司保留自身核心技术,而未转移至我国,以市场换来的技术并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有业内人士指出,日本车商虽然在海外市场发展,但是始终将核心零部件技术放在国内,这是自我保护。因此即使地震后,日本车商也不太可能将这些工厂搬出日本。

  27年的“市场换技术”走入了误区。我国引进外国车企的战略应该重新调整了。“当初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还不成熟,市场换技术则需要通过合资的形式来积蓄人才、技术、零部件供应系统等多个环节,并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日趋成熟,应当将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充分结合,协调发展,从‘学习者’转变为‘竞争者’。”李恒宇建议。

  铁志海认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仅仅依靠引进、模仿是不可能完成的。关键部分比如发动机、底盘和外形设计还必须依靠自我研发。此外,从很多经验教训来看,走类似吉利的靠收购整车厂商进行跨越式发展也非王道,其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意义远不如并购业内知名设计公司,甚至某些专业的部件研发商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