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控制仓位 应对调整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30日 08: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西安 付鹏

  尽管距离立夏还有些时日,但西安炎热的天气早已让人感到宜人的春季已经远去。不得不承认2011年的春季行情已经结束。本周是上市公司2010年报和2011年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按惯例,绩差公司倾向于晚点见“公婆”,所以本周也是业绩大幅下滑或显著低于预期的上市公司财报集中披露期。业绩“地雷”不断引爆对二级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根据一季报统计,A股市场有近四成公司出现首季盈利下降。从行业看,主板中的电力、航运、化工以及一些资源类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来自成本和市场的双重挤压。

  以柳化股份为例,去年企业盈利尚可,实现净利润5669.57万元,但今年一季度只有510.96万元。究其原因,一是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2.82%,二是产品缺乏提价能力。长源电力、泸天化、江山股份、广州国光等都遇到类似问题。而被寄予高成长厚望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一季度业绩也不如人意。比如中瑞思创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62%,净利润同比下滑18.46%;去年刚刚完成公开增发的通富微电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36.30%;以148元“天价”发行的海普瑞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也现大幅下滑。

  通胀一直是困扰今年投资的首要问题。前期市场一直在憧憬CPI在6月见顶回落,出现前高后低的局面。然而现在看来下半年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通胀前高后低背后的主要逻辑,一是紧缩持续下,经济回落将导致通胀回落;二是翘尾因素下半年将减轻。但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首先,从长期结构因素来看,劳动力供给的拐点导致低端劳动力报酬的增速大大高于产出的增速,使得经济潜在增速下滑,通胀维持在高位。也就是说,在劳动力拐点期的这几年,通胀可能会持续处于高位。这并不是一个周期性因素,所以也不会随着经济的回落而回落。其次,从外部冲击看,美国经济正稳步复苏,美国经济一旦好转,日、欧经济也将随之好转,这对大宗商品尤其是油价构成中期的、稳定的支撑。至少中期难以看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行的趋势。中国只能通过海外资源扩张和人民币升值来应对,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再次,从更短期看,食品和日用品价格下半年上涨的概率比下跌的概率大。这是历史规律,因为下半年节日较多,需求较大,食品价格上涨很自然。另外,春节前至今推行的各种限价政策,使我们非常担忧供给的减少会在未来以更大力度推动通胀。

  从技术面观察,笔者在前期文章中提及周线摆动指标处于高位的现象,这应该是技术面给出的最早预警。在箱体波动时,一旦出现日线级别的共振,调整的级别不会小,而且时间跨度也会比较长。另外,从A股市场主题运作的特点来看,以年报和一季报为主线的炒作已经结束,5月往往是机会匮乏期,所以控制仓位,等待机会或是后市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