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工资集体协商的武汉拉锯战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07: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酝酿两年 谈判两月 最低工资比标准上浮30%

  本报记者 张志峰

  4月30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通过审核并生效。该合同惠及45万从业人员,这是我国目前涉及从业人员最多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这份合同的关键词就是保障员工收入,一些条款含金量很高,比如全行业最低工资比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浮30%,2011年餐饮行业职工工资涨幅不低于9%。

  据了解,此前劳资双方“酝酿”了将近两年,“谈判”用了将近两个月。武汉市总工会一位负责人感慨:协商不易,落实更难!

  “集体协商”一波三折

  湖北武汉市现有近4万家餐饮企业,常态从业人员约45万人。其中80%的企业只关注大厨和服务总监等高端员工的福利待遇,一般员工的工资权益等保障比较“灵活”。今年初,武汉市总工会开始着力推进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由于武汉市尚未建立餐饮行业工会,武汉市总工会确定由该市商贸金融烟草工会联合会代表餐饮业职工方,由武汉市餐饮协会代表企业方,进行集体协商。

  武汉市商贸金融烟草工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周国华这次代表劳方签了合同。据介绍,过去两年,他们走访了近百家餐饮企业共1000多名从业人员,完成了600份针对劳资双方的调查问卷。今年3月24日,双方代表草签了合同,通过网络等渠道公示一周。这期间餐饮企业和员工纷纷打来电话,分歧概括起来有17个方面,“电话快被打爆了,争执很激烈。”

  公示结束后,双方对部分条款未达成一致,且互不让步,继续协商。周国华说,谈不拢就休会,双方代表甚至开起现场会,分别讨论对策。记者了解到,这期间武汉市总工会也介入协调,经过几轮“拉锯”和分头商议,劳方代表的建议最终被采纳。

  企业方从“跳脚”到“点头”

  武汉餐饮协会现有会员700家,该协会会长、小蓝鲸健康美食公司董事长刘国梁先生代表企业方签订了合同。“开始一听说要给员工涨工资,许多餐饮业主,特别是中小餐饮业主都‘跳脚’反对。”

  武汉餐饮协会为此开了“办公会”,大家对武汉餐饮业现状达成共识:武汉餐饮业很火爆,实事求是地说,为员工加薪也是回报社会,这有利于改善餐饮业企业家的形象;相对于全国同类城市而言,武汉餐饮业员工工资水平略低,近些年很多企业包括餐饮业都面临用工难题,餐饮旺季用工缺口达3%—5%。

  接下来,武汉餐饮协会接连开了“5拨会议”,除了刘国梁等9个固定代表,每次都有不同“新人”参加。刘国梁说:我们反复给一些中小餐饮业主做工作,让同行们渐渐认识到:改善员工待遇是大势所趋,眼下可能增加支出,长远看是划算的。经过艰苦的“内部协商”,多数餐饮业主表示理解和支持。

  合同规定,餐饮业最低工资比全市最低工资高30%,今年涨幅不低于9%,这是如何确定的呢?

  刘国梁介绍,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大型餐饮店员工工资都分别高出最低工资30%左右,多数中型企业的工资水平接近这一标准,一些小型餐馆要低一些。我们综合平衡才定了这个标准,不是拍脑袋定的。“现在社会上呼吁,让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幅不低于GDP的增速,我们考虑不同企业的承受能力,确定今年餐饮业员工工资涨幅不低于9%。”

  一纸合同如何约束“一盘散沙”

  人们担心的是:武汉餐饮协会属于民间团体,4万家企业中入会的不过700家,而且管理松散。这份合同对4万家企业到底有多大约束力?餐饮业给员工涨工资后,是否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周国华说,合同一旦通过审核,将具有法律效力。武汉餐饮业协会将组织业主集中学习,执行新规。

  刘国梁目前对此比较乐观。他说:正如协商过程一样,大中型餐饮企业执行起来不难,实际上不少已经做到了,难的是一些小型企业。不过,如果这份合同推广为行规,谁不遵守集体决定,会有损其行业信誉;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也很厉害,违规可能被曝光;各级工会组织也会依法介入,为员工维权。最重要的是,谁家不按规定涨工资,员工会“用脚投票”,要走人了。

  员工涨工资必然增加企业支出,如何应对呢?刘国梁说,涨工资一方面能留住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餐饮企业通过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内部挖潜,基本可以消化这部分支出。搞转嫁成本这种小动作是要冒风险的,“武汉餐饮业竞争激烈,排除通胀因素,谁乱涨价或偷工减料,顾客就不去吃了,这也是‘用脚投票’。” 因此刘国梁认为,这份合同看似“软约束”,而员工与顾客的“用脚投票”则是“硬约束”。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导致武汉餐饮业的一次洗牌。

  利益相关者,反应不一。不少餐馆业主表示,保障合同规定的最低工资不太难,今年再涨9%有难度!多数饭店服务员听说了这份合同,但对今年再加薪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