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GDP五年超美” IMF再放“捧杀”暗箭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20: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在一些西方舆论看来,中国赶超美国似乎已毫无悬念,而且赶超的时间越来越快。近日,“赶超美国说”又有了新注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报告将这一时间提前到了2016年。

  这一速度大大快于人们先前的预想。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让出最大经济体地位将在数十年后,即使最看空美国经济的人士也认为那会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

  IMF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16年从现在的11.2万亿美元上升至1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美国经济总量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至18.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滑落至17.7%。

  依据这些数据,IMF预测,无论谁赢得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他都将成为“最后一位”领导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总统。

  中国赶超美国的速度能够如此之快吗?此消息一出,中外分析者就纷纷提出了质疑。在他们看来,单一维度的描述不是反映现实,而是扭曲了现实。

  “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微博专栏)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IMF的预测方法并不准确,与现实有差距。在报告中,IMF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进行,而当前比较中美两国的GDP时大多按照当前汇率计算。用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出来的中国GDP较汇率法计算出来的GDP表现更为出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以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例解释说,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均市场汇率约为6.77,而根据购买力平价所得出的汇率却是4.066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美元。两者差距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何有些报告称中国2010年GDP为5.87万亿美元,而有些报告却称中国GDP为10万亿美元的原因。

  与此同时,包括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沃尔夫以及曾经成功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的鲁比尼博士等在内的一些美国学者也对其进行反驳:用PPP来评估GDP的总量,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中国的实力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增强,但在总体实力上却无法很快超越美国。

  分析者指出,IMF此番“唱衰美国炒热中国”论调的背后,不乏政治意图。

  “此次报告的曝光不排除有‘捧杀’中国的因素。”大多国内专家分析,由于美国在IMF拥有唯一的否决权,因此该组织一直被诟病为不折不扣的“美国政治代言人”。而今,IMF炒热中国经济的时间点,恰逢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战幕拉起和中美战略对话在即的背景下。此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拨快“超越”钟,其深层含义可能是要求中国以一个大国身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人民币汇率、经贸关系等议题交锋做铺垫。

  事实上,这不是海外机构第一次“热捧”中国。“G2”、“中国模式”、“经济规模将超美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世界对于中国的种种猜想层出不穷。观察者们提醒,对于国际热捧,中国应当警惕。

  “我们要吸取日本被‘捧杀’的经验与教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腾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对日本的吹捧一点都不亚于今天对中国的态度。当时,日本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已缩小,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媒体的过分渲染下,日本的国民信心急剧膨胀,随着膨胀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裂,导致日本陷入了长期停滞。腾飞指出,中国切不可重蹈覆辙。

  有趣的是,日本《每日新闻》此前发表的一篇题为《“捧杀”中国的权宜之计》的文章也提醒说:美国方面看起来有意让出主角的位置。然而,这只是美国捧杀中国的权宜之计。几年后,即使中国肆意膨胀的气球爆炸了也无所谓,到那时候,估计美国早已变得强大,不会再去理会中国怎么样。

  “对国外吹捧中国的声音需要冷静鉴别。”腾飞表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确使人感到骄傲,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看到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的巨大的挑战,比如核心技术缺失、人均GDP不高、房地产泡沫,中国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欠账还很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