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8日 1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以来,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物价的措施,但是通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有鉴于此,国务院在部署未来经济工作时,尤其强调千方百计稳定物价,抗通胀仍将成为二季度经济工作的主线。
此轮通胀有垄断型物价上涨的印记
对于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一些官员和经济学者往往归咎于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滥发货币。没错,通货膨胀的确是一个货币现象,但严格来说,此轮通胀顽症,除了与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滥发货币有关之外,实际上带有非常强烈的垄断型物价上涨的印记。
最近涨价风潮中的主角是油价、水价、电价等资源性或基础性商品。在这些领域,都存在着高度的行政垄断。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是物价上涨的源头,会通过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传导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油价上涨必然造成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成本上升,直接提高了运费,更何况油价上涨还带动煤价上涨,会导致电价要上涨,最终使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承受不了压力也要涨价。现在,各个城市纷纷举行水价上调听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油价、电价的上涨增加了运营成本。
行政性垄断把控定价权
我国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行业,大型国企几乎把控了这些行业的话语权、定价权,形成一种行政性垄断。尽管这有利于垄断国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有“为国垄断”之美誉,但却也使得垄断国企不仅有提价的能力,而且由于考核机制等原因,也更具有强烈的提价动力,甚至为获取垄断利润,往往会不顾社会责任。
行政性垄断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之处根本在于其成本不透明,决策不公开,价格变动缺乏弹性。在这样一种机制之下,国际市场因素往往成为借机涨价的由头。比如,近期的油价上调,显然是国内垄断石化巨头倒逼的结果。虽然,按照成品油调价规则,油价已到了上调窗口,但目前国内通胀压力严重,大幅上调油价,无疑使通胀火上浇油。
在当前物价上涨背景下,通胀成了垄断性企业涨价的最好借口。无论是消费领域的垄断者,还是原材料垄断的国企,都在以成本上涨为借口要求提价,这只会助推物价。尤其是原材料垄断者对通胀更是影响巨大,因为原材料价格属于基础性价格,原材料大幅上涨会推动各行各业价格的上涨。
发挥行政临时干预物价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通胀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必须在强调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才能进一步调控物价,遏制通胀。我们知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增加而涨价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很多企业一起串通涨价,且涨幅相同,就屏蔽了市场竞争,违反了《价格法》和《反垄断法》,作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就必须进行严格监管。比如,进入4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对一些日化品等生产企业进行约谈,让其推迟涨价,就是为这场“抗通胀”战役打上国家行政调控的印记,有利于遏制通胀。
增强执行反垄断法规的可操作性
目前各地反价格垄断查处的案件主要依据的是《价格法》、《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但是,对于价格垄断究竟如何认定、管理部门应该如何按程序处理等还缺乏具体法律法规。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执法程序规定》,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使垄断企业不敢滥用行业优势操纵价格、人为抬高价格,从而有效遏制通胀蔓延态势。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郭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