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1日 15: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期货日报
周洪忱
受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季节性变化、美元指数反弹等因素影响,近期铜价呈振荡下跌走势,国内控通胀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使得沪铜走势明显弱于伦铜。笔者认为,中国的季节性消费旺季已经过去,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外强内弱”的表现说明了中国因素对国际铜价的支撑作用在减弱,铜价目前已经跌破振荡平台,短期反弹空间有限,延续振荡下行可能性较大。
中国需求有所减弱,铜价维持弱势
中国自2002年起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的进口量与消费量对国际铜价产生较大的影响,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3月份精铜进口量约为19.2万吨,同比减少42%,一季度同比减少21%。中国需求对国际铜价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笔者认为,进口量的减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减少的走势可能仍将延续。2009年和2010年中国铜的进口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消费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多进口的铜必然会增加国内的供应压力,而促使进口量减少。另外,进口的持续亏损以及外管局新规抑制“融资铜”,导致中国铜的进口量无法维持在高位。作为消费大国来说,进口及消费量的减少无疑会减弱对国际铜价的支撑,铜价短期维持弱势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阶段性上涨告一段落,铜价短期仍将弱势下行
金融危机导致铜价大幅下跌,但之后一直处于振荡上涨的走势。笔者认为,目前的经济环境再次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铜价不会出现单边大幅下跌的走势。目前的状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2009年开始的振荡上涨走势尚未结束,后期铜价仍有再创新高的可能,那么铜价回落的空间将比较有限,回落受支撑后将继续上涨;另一种是上涨走势已经结束,铜价下一阶段有望进入高位振荡的走势,那么铜价回落的空间也将受限,铜价受支撑后将出现反弹,但创新高的可能性较小。
铜价回落幅度预测
从前文分析中可知,铜价此次回落的幅度可以做两个预测。
从近两年铜价走势可以看出,年初至今,铜价的走势与2010年上半年走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技术图形上看,铜价年内第一次回落至30周均线后企稳反弹,而第二次回落跌破30周均线后至60周均线附近止跌反弹,今年铜价的走势与去年较为接近,目前60周均线在8300美元/吨附近,换算成沪铜的价格约为62000元/吨。
参考2006年铜价回落走势,第一波回落幅度约为18%,反弹后第二波回落幅度约为25%。今年铜价的第一波回落幅度为12%,按照类似的情况,预计第二波回落的幅度为20%—25%,即LME铜价回落至7500—7900美元/吨,换算成沪铜在55000—59000元/吨之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内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在,持续的调控政策对国内商品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从铜价自身的基本面来看,进口亏损与“融资铜”受限将使进口量减少的趋势延续,而从走势上看,无论是2009年开始的大涨行情是否结束,铜价的此次调整仍有空间,建议投资者保持空头思路操作。
(作者单位:弘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