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左小蕾:金银定价机制已经颠覆经济学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10: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际银价今年以来上涨超过两倍,从19美元上涨之49美元。但上周下跌了25%。金价也在一周内大幅下跌7%左右。金、银价暴涨暴跌,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现在的关注焦点集中在银价是否会重拾升势补回损失重新盈利。关于银价和金价的未来走势,有太多分析。但若就事论事,可能误导判断,只有厘清银价金价上涨下跌的来龙去脉,方可认识个中真谛。

  金银身价暴涨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货币的滥发。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内,因为黄金白银的相对稀缺性,金银最大的职能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纸币发行后,黄金的职能由交换的等价物转变成货币发行的标的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的“金本位”时期,黄金是固定汇率下的国际货币发行和流通规模的约束。当“金本位”解体后,纸币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约束,黄金与纸币形成相对价值比较关系,即所谓避险工具。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超量发行2万亿,金价从2008年四季度790美元左右上涨到今年4月底的1565美元,几乎上涨一倍。去年9至10月间,因为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金价冲破1400美元的大关一路上行至历史最高水平。

  金银价暴涨还因为投机行为所推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是向金融机构购买所持有的国债,实际上是向金融机构注资,大规模增加了金融资本。影子银行的金融资本的逐利性非常强,在资本市场获取风险交易的同时,大规模进入商品市场,把大宗商品,包括石油,粮食,有色金属,当然也包括黄金白银,变成投资品。

  当商品被金融资本改变属性以后,商品的价格就不再由供求关系决定了。因为,金融资本既没有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也不需要供给,金融资本的目的就是“赚钱”,而“赚钱”是没有止境的。也就是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因为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是有最大效用满足度的,达到了最大效用以后,价格就得降下来,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而且,黄金白银的避险保值作用,在美元贬值趋势确认后应该是一次性的。但金融资本的“赚钱”目标没有“最大”效用,只有更大效用。只有在投资品上涨的态势下涨得更高,下跌的态势下跌得更低,金融资本才能不断“赚钱”。大规模金融资本有巨大的影响价格的动机,这也成为金融资本在商品市场包括黄金白银市场上的基本行为方式。芝加哥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已证实,2008年上半年油价上涨,70%是投机行为推动,2008年下半年油价下跌,80%是投机行为的作用。

  我们注意到,在经济并未强劲复苏的大环境下,美元贬值态势难改,金融资本反复使用“贬值”的信息,把本应一次性到位的避险保值概念变成不断调动资金的投机行为,推动金价,银价,还有本没有基本面支持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制造赚取价差的机会。2008年下半年,油价从147美元的高位跳水至34美元,正是一个由投机行为推动的反向赚钱的机会。

  近期黄金白银价格暴跌应该属于一次“获利回吐”行为。如此判断,有两方面根据。

  其一,金价银价的泡沫已吹得够大,美元数量宽松政策带来贬值态势一旦确认,对于黄金白银的保值避险的“价值”来说,应该一次性地被定价了。而反复使用贬值概念,引导更多资金推动价格不断背离“避险保值”的价格水平,泡沫就在追求“增值”而非“保值”效应的过程中产生了。如果这个泡沫短期内没有更多故事支撑,以赚钱效应为目标的金融资本就会抓住某一个契机“获利回吐,落袋为安”。比如,近期的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消费信心指数下降,还有本·拉丹被击毙,可能遭遇基地组织报复遏制经济复苏等等,都成为抛售黄金白银的理由。

  其二,美元贬值的态势并未改变。美联储刚刚宣布要把第二轮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到底,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低利率政策。黄金白银应该仍然是避险保值的选择,逻辑上是不应被放弃的。如果不是第一个原因改变造成的价格变化,那么金融资本赚取价差的投机行为,就应该是这次金价银价暴跌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金价银价未来走势的判断是,当黄金白银,大宗商品根本转变其使用价值变成投资品以后,定价机制就已完全颠覆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不以供求关系为基础,没有效用最大化的约束,所以也不存在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现在所谓的市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概念已经被偷换,“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价格”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已经被破坏。未来金价银价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走势,首先要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其次要看金融资本的投机取向。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改变,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不改,金、银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就不会转向,金融资本投机价格上涨取向也不会变,但要特别注意阶段性获利回吐行为以及“时机”的选择。

  (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