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把体育的力量带给汶川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4日 11: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颜强

  那一刻发生时,我在青岛,浑然不觉巨大的灾祸已经降临。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给这个世界织出了一张又一张层层叠叠的网,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元点。没过几分钟,就有电话短信传来。先是传闻北京郊区发生了地震,随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汶川这个地名。

  我记得那天在青岛出差,去参加一个和2008年奥运会青岛赛区的相关活动。当天晚上正好赶上《体坛周报》的出报日,我在有些昏然懵懂的状况下,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把圣火传到汶川”。那是一时的激动,没有太多细想。当时我只觉得,体育具备平息伤痛、重建生活能力。政治宣传价值、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之外,体育更应该关乎每个个体。重灾之后的心灵重建,恐怕更高于物质上对断垣残壁的重建。

  精神意义上的奥运圣火传递,当然不可能传到汶川,不过北京2008年圣火传递的最后阶段,有了四川,这倒是一个极好的调整。地震之后不久,我在北京主办了一个国际足球论坛,当时国际足联、亚足联、英超和德甲等众多国际足球管理机构的首脑都到场了。本来这是一个职业足球论坛,没想到体育赈灾成为了主题之一,一个“四川儿童体育基金会”,就在这个论坛上成立,亚足联、英超和德甲,都给予了及时的捐助,灾后几片供灾区少年儿童踢球的人工草皮,便来自于这个国际体育倡议的捐助基金。

  时间一年年流逝,我们都知道这一天灾的危害之重,以及其带来的伤痛有多么难以平息,对“5·12”这几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我们有着深刻的认知。然而人的记忆不可能永恒,时间是最无情的东西,一切痕迹都会被冲刷掉。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唐山大地震时已经出生,早慧者或许还能有些1976年的印记,可是“7·28”这三个数字所代表的内涵,是不是还那样清晰?2011年,是唐山大地震35周年,7月28日这个纪念日,却淡却了很多,谁能保证,10年或者20年之后,谁都不愿意忘却的“5·12”,也会从我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淡去?

  倘若是真正的忘却,那未必不是好事。忘掉伤痛,忘掉灾难,重新得开始一切。但真正能够忘情之人,古未必有,今更罕见。这一场地震浩劫,造成的最大伤害,不是物质上的倾覆,而是情感上的灭绝。当一个完整的家庭一瞬间消失,当亲朋好友眨眼间消失,当慈母的笑容慈父的手臂,骤然无存,那一片灾区彻夜煎熬着多少孤独的心灵?

  有人说,灾区的重建,灾后一两年在物质上是容易完成的,可最难的重建,却是在心灵上,让灾区的人重新站立起来,重新走上正常的轨迹。灾后三年,出现过多种幸存者不堪家庭惨祸最终自尽的事件,这其实是一种精神崩溃的体现。

  灾后三年,我多次前往川中,见过不少劫后余生之人。成年人多少有些木讷沉默,孩子们眼中的孤寂和迷失,是最让人痛心的。或许是我多心,可是只要想到灾区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成为了孤儿的幸存儿童少年,我总觉得能在童真的眼神中找到一些不应该有的晦暗。

  冯小刚在他那部电影里,做过一些心理重建的探寻。重建真的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重建,意味着对灾区两代人心灵的重新建设。

  各种各样的社会协助手段都是必要的。就在这几天,成都双流县,举行了全国业余网球公开赛,我的几位同行到场报道。开幕式当天,有朋友给我发来短信,说见到了一支灾区轮椅网球队,以及一些灾后接受网球培训的灾区孤儿。“细心观察的话,他们身上还能找到灾难的痕迹,不过在运动的时候,在他们挥动起网球拍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一个个体都是欢快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享受着体育带来的乐趣……”其中一条短信这样告诉我。

  这或许就是体育的意义,是体育能优于任何其他社会活动,给四川重建带来的特殊效应。物质上的补救,不可能重建一个个迥异个体的精神家园,照本宣科的宣教,无法平复千疮百孔的心灵,而体育具备奇效。体育能让每个个体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精神和肉体交流的乐趣,能感知到团队协作的价值,这样的重建,恰恰是灾后三年乃至更长时间所需要的。

  圣火没能传到汶川,但体育的重建功能,在双流、在汶川、在成都体现着。纪念“5·12”,体育也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