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刘腾
对于中药材价格的迅猛上涨,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根源在于前几年部分中药材价格过低,现在的价格上涨含有回归理性的成分,这种回归也助长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八五中药网主编张占宗表示,在2002年时,中药材价格曾普遍低于自身种植或者养殖成本,产销价格不合理的品种甚至占80%,因为卖不出价钱,老百姓甚至将黄芪当柴火烧。这种情况到2007年、2008年时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仍有不少不合理的例子存在。
“比如家种的防风,才4元钱/公斤,而夏枯球更甚。”张占宗回忆,当时夏枯球3元/公斤,而实际上,光是将夏枯球从植株上剪下来,人工费就是2元/公斤,化肥和人工种植成本1元/公斤显然打不住。这种情况下,部分中药材合理涨价也是大势所趋,正是看到了这种趋势,一些药商和资本的囤积行为才更为大胆。
“不要认为炒作中药材就一定能赚到钱,恰恰相反,这一行不是那么好操作的。”张占宗表示,自从1984年中药材市场全面放开以来,在炒作中药材上赚钱的比例不会超过30%。
不过,行业人士大都承认,资本介入后的炒作对中药材市场将带来很大伤害。
一些消费者因为中药材太贵而舍弃服用中药,而一些药厂因为中药原料价格猛增而停产某些中药。广州罗浮山国药厂销售总监罗时璋表示,去年一年,中药主料成本上涨的同时,辅料成本也上涨了40%以上,这样下去,一些年产值1000万元、2000万元的中药厂将面临倒闭,而大中型中药厂如果不对药品提价,就只好停产一些中药。
“原材料再涨,有可能危及行业,国家应该考虑建立中药战略储备制度。”刘向明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中国曾建立了药材收购一级站、二级站,当时考虑到中药对国民健康的重要性,曾建立了战略储备制度。至于储备多少,刘向明认为,当时国营中药企业都有战略药材储备,一般是3年的需求量。
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局主席李振江也提出了建立中药战略性储备制度的议案,以便在战争、疫情发生时平抑药价。
对于建立中药战略储备制度,一些行业人士也表示了疑惑。张平(专栏)锁表达了他的疑虑:“中药不像粮食,国家对粮食建立战略储备制度,因为粮食种类少,只有十几种,而且可以互相通用,国家即使只对其中3种,比如大米、小麦、玉米建立战略储备就够了。”但是中药常用药物有500多种,每种都不可替代。如果扩展到不常用的药物,《中药大辞典》上记载的有一万五六千种,对这么复杂的体系进行战略储备,显然不是容易的事。
刘向明对此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可能最好的方法是让中药材的储存透明化,实行药材储存登记制度,最终由民间完成战略储备,由行业协会管理,而政府则起监督作用。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