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泡沫破灭十一年后 美国硅谷互联网热潮再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4日 16: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重庆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刚获得800万美元风投的Picplz,是一家提供图片分享的公司。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创办的“Uber”公司,获得了1200万美元注资。

  本周二,微软宣布,以85亿美元收购全球互联网电话服务公司Skype。这是微软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次收购,主要认为去年还在亏损中的Skype不值这么高的价格。Skype此前预计上市时的估值起码比现在低一半。但微软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其首席执行官鲍尔默说,通过Skype,微软会赚到更多的钱。

  像Skype如此幸运地获得高估值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还有很多。看看最有名的几家公司吧。

  已经拥有5亿多用户的社交网站Facebook,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市场对其的估值已经超过700亿美元,足以与百年老店福特汽车和金融巨子Visa的市值媲美。开发了《开心农场》游戏的社交游戏网站Zynga,仅仅诞生4年多,其估值已经达90亿美元,超过了1982年成立的行业巨头美国EA公司。微博Twitter至今还没有盈利,但不影响市场对它的追捧,它的估值是70亿美元。团购网Groupon刚刚拒绝了来自谷歌的60亿美元收购方案,并计划在近期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市场对它的估值是150亿美元。受到资金追捧的不仅这几家“传奇”企业。其实,“在硅谷,投资者在激烈争夺着每一家有活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而创业公司则是从多个资金充实的投资者当中任意挑选。华尔街投行、富豪炒客和资深风投人士,甚至会为达成某笔交易而争得面红耳赤”,《商业周刊》说。

  泡沫破灭十一年后,全球资本市场重新躁动起来,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硅谷再次迎来新一轮互联网热潮。

  带着资金奔向“硅谷”

  34岁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创办了一家名叫“Uber”的新公司。Uber主要的业务是方便用户打车。好几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都争着要投资“Uber”。

  当卡兰尼克在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标杆资本的会议室里,介绍自己的商业计划时,他不得不中途停下来接听来自另外三家投资公司的电话。他此举无形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要想得到“Uber”,标杆资本你得赶快行动。

  标杆资本合伙人比尔·格利不愿意放过这笔生意。他对卡兰尼克说,不用跟那些人谈了,我们就在这里搞定交易。经过两天的谈判,最终标杆资本出资近 1200万美元购买了“Uber”20%的股份,这使“Uber”整个公司的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

  这只是硅谷新一轮网络热潮中的一幕。

  美国专业软件提供商CEO克莱拉·施也有类似的经历。她已经融资300万美元。“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考虑融资,但现在既然主动送上门来,我们可以敞开大门。”

  数据或许更能说明这股热潮有多“热”——

  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风险投资从2009年的12年低点183亿美元增至218亿美元,出现三年以来的首次增加。而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风投基金募资规模超过70亿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76%。

  对科技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需求也在急增。活跃型二级市场SharesPost Inc。的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格·布勒格说,去年第一季度里,这个市场处理了涉及五家公司约20笔交易。而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中,它经手的交易超过300桩,涉及公司约40家。在二级市场如此繁荣的情况下,科技业投资者正在越来越多地延长持股期限,而不是敦促公司创始人通过的方式让企业上市。

  华尔街投行已经等不及IPO时才挣钱,现在就纷纷入场。高盛在1月份时出手,向Facebook注资4.5亿美元。一个月后,摩根大通成立“数字成长基金”,专门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

  “大批投资者带着资金正涌向硅谷,因为那里是全球互联网业最发达的地方,没有人愿意错过下一个潮流。”《华尔街日报》说,毫无疑问,互联网热潮又回来了。

  社交“移动中”的商机

  风投的资金流向总是走在时代的前端,流向全球高科技产业最发达的美国硅谷的风投资金,更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它们现在流向哪里?《商业周刊》说,风投资金正大量涌入社交移动网络公司,这是硅谷互联网热潮的最新标志。

  “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固然吸引人,但有没有想过将社交网络从个人电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我们的目标是手机用户。”成立仅7个月的手机社交网络公司Color Labs,最近受到媒体关注。Color已从红杉资本和贝恩资本等风投公司手中获得了4100万美元投资。让媒体惊叹的是,那些顶级风投向Color砸下巨资时,Color连应用程序都没有拿出来给他们看过。那些风投只是看到了几页关于Color理念的PPT,就判断其会有远大的“钱景”。

  Color的理念是,你可以发现你身边的一切,你想知道一个人身边的事情,并不需要认识这个人。Color是一个移动照片应用程序。你用手机拍摄快照,这些快照就会出现在你手机的照片集里面。而Color的美妙之处在于,它鼓励用户与陌生人分享照片建立社交网络,而不是仅仅与自己的熟人分享。举例来说,假如你与4个朋友走进一个餐馆吃饭,如果你这时候启动Color,并拍下照片,对任何距离拍照地点100英尺范围内的人来说,这张照片都是公开的。因此,如果这个餐馆里有别人打开了Color,他将能够看到你刚刚拍到的照片。

  Color没有让它的投资者失望。在完整应用程式上线后24小时内,其下载量一跃成为iTunes里排名第二的社交网络应用,仅次于Facebook。

  Color只是受到资金关注的社交移动网络企业之一。在硅谷,几乎每个星期,都有类似的初创公司获得投资的消息——

  Group Me是一个手机传讯应用的新技术公司,已经募集了1060万美元。Path是一家使用iPhone应用程序只限于 50人分享的社交照片网络,它已经收到了 850万美元的投入,此前它还拒绝了谷歌出资1亿美元的收购方案。Path的竞争对手是一家叫Picplz的公司,它得到800万美元投资。另一家进行照片分享服务的Instagram获得了700万美元投资,据说有近40家投资公司曾向Instagram表达投资意向。

  一些大企业也看到其中的商机。社交网络行业“大佬”Facebook想在“移动中”赚钱。日前,Facebook收购了手机软件公司Snaptu,更早些时候,Facebook并购 了 群 组 聊 天 室 服 务 商 Ebluga。Facebook还曾参与到收购互联网电话服务公司Skype,不过Skype本周二被微软成功收购。

  是泡沫,还是金矿

  硅谷现在够热闹了。其实,“在这里,投资者在激烈争夺着每一家有活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而创业公司则是从多个资金充实的投资者当中任意挑选。华尔街投行、富豪炒客和资深风投人士,甚至会为达成某笔交易而争得面红耳赤”,《商业周刊》说。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硅谷的情景——大批风险投资家以及大企业争先恐后地向创业公司投入重金,被垂青的公司甚至包括那些业务理念极不成熟的公司。

  如今这股硅谷网络热潮,会是当年网络泡沫的重现吗?这是如今很多投资人和初创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家既怕失去机会,又怕像当年那样血本无归。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一波硅谷网络热潮中,虽然有泡沫的成分,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第一,与十一年前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相比,当今有更多的创业企业在盈利,或是处于更为明确的盈利道路上,而云计算也帮助他们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第二,十一年前,网络泡沫由纳斯达克上市的几大高科技股被大量抛售开始,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而现在由于私募股权融资渠道的充裕、新上市公司面临的大量监管以及私有公司股票交易渠道的增多等因素,硅谷很多互联网公司选择推迟企业上市。第三,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与十一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十一年前,无论是互联网广告、物流、宽带等,都处于发展极不完善的阶段,缺乏可盈利的商业模式。而今天,游戏、广告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记者 唐烨